頂級官司
2017年8月,數個國家前領導人先后接受“考驗”。一個引人關注的事實是:一方面,這些前領導人永遠把“出于政治目的”和對自己的審判扯上關系;另一方面,人們也永遠會從這些審判當中,發現一些并不怎么“出于政治目的”的內容和啟示。
責任編輯:聶寒非
2017年8月,多個國家前領導人先后出庭受審。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2017年8月,數個國家前領導人先后接受“考驗”。一個引人關注的事實是:一方面,這些前領導人永遠把“出于政治目的”和對自己的審判扯上關系;另一方面,人們也永遠會從這些審判當中,發現一些并不怎么“出于政治目的”的內容和啟示。
2017年8月,數個國家前領導人先后接受“考驗”。
8月1日,泰國前總理英拉·西那瓦就稻米收購案前往最高法院做結案陳詞,假如辯護失利,可能面臨10年牢獄之災。8月25日,在庭審前,英拉戲劇性“人間蒸發”,至今仍行蹤不明。
8月10日,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出現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自從2017年5月首次庭審,她已經是這里的???。
8月13日,巴西前總統盧拉被聯邦法院裁定“有罪”,一審判處9年6個月有期徒刑。假如上訴失利,他不但要入獄服刑,還將在今后18年內不得出任政府公職。
事實上,國家前領導人在一個月里扎堆受審的情況,這也不是第一回了。2011年9月,甚至出現過五國政要同時對簿公堂的情況,從埃及的穆巴拉克,一直到法國的希拉克。一個引人關注的事實是:一方面,這些前領導人永遠把“出于政治目的”和對自己的審判扯上關系;另一方面,人們也永遠會從這些審判當中,發現一些并不怎么“出于政治目的”的內容和啟示。
英拉 “失誤”帶來的麻煩
英拉在稻米收購案中該負多大責任,還要看法院的判決。不過冰島總理哈爾德被判瀆職罪的先例,似乎在暗示:身為國家政策的決定者,一個國家領袖始終需要面對為這些政策埋單的挑戰和風險。
2017年8月初,泰國迎來傳統的雨季,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席卷泰國,洪水淹沒了這個國家77個府中的10個,造成至少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受災最嚴重的當屬東北部地區的幾個府,這里是前總理英拉·西那瓦和她領導的為泰黨的政治大本營。
洪水尚未消退,不滿之聲已經鵲起。一名英拉支持者對記者表示:“政府的救災步伐快慢不一。他們對東北部地區反應遲鈍,而對支持軍隊的受災地區的救援工作明顯快了許多。”2014年5月,憲法法院判決總理英拉違憲,她接受停職,泰國軍方隨后以“國家維穩團”名義接管政權。
2011年,英拉政府以高出市場兩倍的價格向農民購買大米并大量囤積。結果當年世界稻米豐收,米價大跌,一直到2014年英拉政府下臺,1800萬噸大米仍然靜靜地躺在倉庫里,據估計給國家帶來150億美元的損失。2015年2月,泰國總檢察長辦公室正式對英拉提起刑事訴訟。
在英拉和她的支持者眼里,所謂稻米收購案,不過是一場政治迫害。政敵希望借此削弱為泰黨的政治影響,進而打擊旅居海外的前總理他信·西那瓦。2006年軍事政變以后,他信雖然遠走他鄉,仍然可以通過英拉和為泰黨在泰國的草根階層中發揮作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