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改五年考贏了口碑,少了收入

深圳市衛計委醫政處前處長廖慶偉認為,公立醫院改革改來改去,如果沒有改到醫生的行為,醫生希望病人多吃藥、多做檢查、多做手術,改革就不能說成功。

責任編輯:呂宗恕 何海寧

作為醫改樣本之一,成立滿五年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能否按照既定目標走下去,還有待觀察。(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作為深港“攜手推動醫療改革”試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若干改革措施贏得了患者口碑,取得了社會效益。但是,在內地現行醫療體制之下,這家按照香港理念運作的醫院“怎么活下去”卻一直是個懸念。實際上,從開業之日起,港大醫院就面臨悖論:它做得越好,“吃虧”可能越大,其生存就可能越艱難……

深圳市衛計委醫政處前處長廖慶偉認為,公立醫院改革改來改去,如果沒有改到醫生的行為,醫生希望病人多吃藥、多做檢查、多做手術,改革就不能說成功。

2017年7月底,在拿到工資單之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醫院”)“一片嘩然”——這個月的錢比上月少了。

李亞男(化名)是港大醫院資深護士。據其透露,近幾年,隨著深圳又開辦多家新醫院,導致醫務人員緊缺,為了留住人,各大醫院都給職工加了薪。而港大醫院因“囊中羞澀”,工資遲遲沒漲。2016年底,新院長上任,醫院為了提振人心,給護士和醫技人員臨時加薪,并計劃2017年7月出臺正式方案。但到了月底,加薪方案沒有出臺,臨時加的部分也沒有了。

五年來,李亞男所在的科室先后走了多名護士,流失率達20%。港大醫院另一消息源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該院確實計劃出臺薪酬調整方案,但仍在征求員工意見中。新方案保證員工的固定工資,在績效方面做了改革,以進一步激勵員工。而之前的臨時性加薪政策,確實也已取消。

這是港大醫院長期以來所面臨財務壓力的寫照。事實上,依照香港理念運營的港大醫院,在內地的醫療體制下能堅持多久,從一開始就充滿挑戰。這一點,深圳市衛計委醫政處前處長廖慶偉體會猶深。

廖慶偉曾擔任過港大醫院首屆董事會秘書。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港大醫院是在上級支持下,由深圳市政府和香港大學合辦,深圳方面出錢,香港方面出人(管理層),試圖在“最難的”公立醫院改革方面探索新模式。

由于香港與深圳的醫療體制截然不同,“到底怎么樣,我們心里也有點打鼓。”據廖慶偉介紹,根據原來測算,港大醫院開業前五年總支出為101億。當年辦院的思路是,醫院最初的開支以財政補貼為主,但投入會逐年減少,直到醫院具有了“造血功能”。(詳見2016年3月3日南方周末刊發的報道《一名海歸醫生的“醫改夢”》)

據廖慶偉透露,由于建筑規模龐大,港大醫院僅大樓的維護費用一年就要1個億。此外,由于推行類似公務員“高薪養廉”政策,人工成本也高于深圳其他醫院。

根據最初的設計,開辦五年之后,也就是從2017年開始,港大醫院將和深圳其他公立醫院一樣開始“自負盈虧”,政府財政投入僅占醫院運營費用20%左右——這在全國已是最高。而在香港,公立醫院90%以上的運營開支都由政府財政負擔。

但與其他公立醫院不同的是,作為一家“改革”醫院,港大醫院在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