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訪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
“我們現在定的方向是70%的基本工資,30%的績效。我們的目標不是怎么從病人的口袋里把錢拿到,而是通過一個更合理的收費,減低支出,去達到收支平衡。醫院要講經濟收入,但不應該是主要的,更不應該是全部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呂宗恕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教授。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我們現在定的方向是70%的基本工資,30%的績效。我們的目標不是怎么從病人的口袋里把錢拿到,而是通過一個更合理的收費,減低支出,去達到收支平衡。醫院要講經濟收入,但不應該是主要的,更不應該是全部的。”
2016年11月,肝膽外科專家盧寵茂接替前院長鄧惠瓊,成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第二任院長,此前,他是這所醫院的外科部主管。盧寵茂把他和同事五年來在港大醫院的經歷,比喻為香港的“毅行者”。“毅行者”是香港的一個面向公眾開放的公益籌款活動,要在山上走一百公里,從香港的東面一直走到西面。四個人一組,每年有超過一千組去參加。
56歲的盧寵茂一共走過四次。他發現在“毅行者”活動中有個特點:很多體力充沛的年輕人走不完,反而是比較年紀大的能走完。
“毅力比體力更重要。”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