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自主競選業委會,贏得了嗎?

規則與資源——業主委員會選舉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隱含了許多“玄機”。

責任編輯:戴志勇

2016年11月15日,江蘇省儀征市城北社區所轄輝煌真景小區居民領取人大選舉選民證。負責人大代表選舉工作的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朱耀邦,在輝煌真景小區物業因賺不到錢放棄物業管理之后,動員業主開展起業委會自治工作,群策群力,讓原先臟亂差的小區管理,走上了正軌。(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規則與資源——業主委員會選舉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隱含了許多“玄機”。在這兩方面,自薦參選人往往均處于弱勢地位,難以公平參與競選。

建議借鑒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經驗,完善業委會選舉制度;通過互聯網手段提高業主的參與度;主管部門和基層政府應更積極發揮指導、監督作用。

19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住房改革的進行,單位分房逐漸退出國人的生活,個人購房漸成主流。“業主”成為很多城市人的一個新身份,商品房小區成為基層治理的一個重要單元。業主除了自己建筑物的所有權,還對小區的共有部分,如小區的道路、綠地、景觀、車庫、會所、外立面、物業用房、路燈等等公共部分享有相應的權利。誰來保障業主的這部分權益?通過什么程序來進行日常管理與維護?如果委托給相應的機構,如何保障這個委托代理鏈條的有效與受控?

商品房小區迅速在全國擴展,向每個小區的業主提出了自治的內在需求。于是,小區內的全體業主根據法律法規,基于建筑物的所有權,成立“業主委員會”等自治組織進行自我治理的模式,就成了中國基層自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早引入業委會的小區在深圳,距今已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來,各地的小區自治有不同的進展,但也面臨著一些深層次的難題。比如,業委會的成立一直比較難,房產商、物業公司、基層的主管者、居委會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訴求,影響著業主自治權利的實現程度。業主自身的自治意識,愿意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也差異很大。即使成立了業委會,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與責任心參差不齊,業委會的良性運轉也還處于摸索的過程中。相應的物業管理條例,有難如人意之處。

《人民日報》2015年9月8日曾刊登《業委會為何如此弱勢》《小區依法自治需要政府撐腰》等多篇文章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小區居民自治已成為現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形式,雖然理論上有法可依,但業委會在實際履職過程中卻常常陷入“事實困境”——物業公司獨大,街道辦事處不管不問或設置各種障礙,業委會“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等法定職能得不到有效行使……業委會往往成了“受氣會”。

但不論存在多少挑戰,業主自治是中國城鎮基層善治的必由之路。而首要的問題,就在于提醒業主們關注自己身邊的公共治理,積極參與業委會的成立與運轉。本文將以剖析一個多年深度跟進觀察的案例的方式,呈現社區自治中業委會選舉與治理中存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建議。為保障行文中立,本文將以A小區代指。

現業委會:組織者+參選者

A小區的業主們又在推舉自己認可的業主委員會委員。然而,選票本身的設計不符合規范:其一,選票上的候選人里沒有自薦參選人,業主只能在給定的人選中二選一,尤其是,選票上沒有另選項,也沒有棄權項??梢哉f,自薦參選人在開始即已落敗。

早在一個多月前,部分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