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童謠詩人金子美玲
金子美鈴在世的時候雖然發表了幾首詩歌,但知道的人很少。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金子美鈴在世的時候雖然發表了幾首詩歌,但知道的人很少。由于不幸的身世導致的不幸的婚姻,她的人生永遠地停在了26歲。如果沒有矢崎節夫不折不撓地尋找,金子美鈴可能只是一位被遺忘的書店女掌柜,她的詩歌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眾所周知。
金子美鈴的詩寫得好,人生也是一部傳奇。
1966年某日,剛考入早稻田大學英文系的青年學子矢崎節夫偶然在《日本童謠集》(與田準一編輯、巖波書店出版)中讀到這么一首童謠:
看那朝霞
大豐收咯
大沙丁魚
大豐收咯
海濱熱鬧如廟會
可海中正在舉行
幾萬尾沙丁魚的葬禮吧
這首日文原題為《大漁》(即“豐漁”之意)的童謠,出自一位名叫“金子美玲”的女詩人之手,字里行間彌漫著一股對自然萬物的憐惜與關愛。對早已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現代生活的青年矢崎而言,《大漁》所帶來的沖擊和震撼是前所未有的。深受觸動的矢崎立即著手查詢“金子美玲”的相關信息。但令他驚訝的是,周遭竟沒有任何關于這位女詩人的記錄或介紹,甚至無人知曉她來自哪里,留下了多少作品,何時離開這個世界……于是,年僅19歲的矢崎節夫決意踏上尋找童謠詩人金子美玲的旅途。當時的他并不知道,這一找,竟然就是16年。
第一個轉折點
在發現《大漁》的兩年后,矢崎節夫迎來了第一個轉折點。當時正在一家童書出版社做暑期兼職的矢崎,被派到詩人佐藤義美那里領取《大正昭和初期名作二十四人選 童謠》的原稿。這部選集中有一首《露珠》,作者正是金子美玲。佐藤告訴矢崎,投稿來自山口縣下關市,此外,金子美玲有三本尚未出版的遺作正存放于詩人西條八十(也是最早注意到金子美鈴才華的人)處。因為顧慮到西條八十是同行大前輩,所以只能耐心等待他自愿將遺作付梓的那一日。就這樣,兩年時光倏忽而過。
1970年,矢崎節夫得到一本由詩人檀上春清私人定制的《金子美玲童謠集 繭和墓》,其中共收錄詩人30首童謠,后記中寫有“位于下關的一戶商品館投遞了這些稿件”。除此之外,矢崎曾數次前往下關,遍訪下關市立圖書館、縣立圖書館以及當地的“萬事通”,但尋找計劃卻遲遲未見進展。身邊友人更是屢屢勸阻矢崎放棄:“沒有用的!那么多人都曾試圖尋找她,誰都沒能成功啊。”然而,矢崎節夫并未就此妥協。之后,他一邊繼續自己的尋找計劃,一邊創作兒童文學作品,先后榮獲了“第四屆兒童文藝新人獎”“第十二屆赤鳥文學獎”。
矢崎節夫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來尋找金子美鈴,挖掘出詩人的全部作品,了解詩人的經歷,現在,他是金子美鈴紀念館的館長。
水落石出
時光荏苒,轉眼便到了1982年。一日,矢崎節夫忽然憶起《金子美玲童謠集 繭和墓》后記中提及的“位于下關的一戶商品館投遞了這些稿件”一句。他頓時靈光一現,趕緊委托當時正在下關任教的友人今井夏彥通過當地舊書店查詢商品館的消息。今井順藤摸瓜,找到了一位書商花井正,他正是金子美玲的遠房表弟?;ň?/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