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三十年:門派、話術與變種 搖擺機搖出一個江湖,凈衣幫污衣幫南北分流
傳銷界習慣根據地域的不同分為南派和北派,最大的區別在于是否睡地鋪、是否打人。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游曉丹 高鑫 李源園 楊瀅瑋
2017年6月,廣西北海、南寧、桂林及廣東深圳四地開展打擊傳銷統一行動,共抓捕嫌疑人248人。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傳銷界習慣根據地域的不同分為南派和北派,最大的區別在于是否睡地鋪、是否打人。
2008年廣西北海的一次會議上,丁耀華提出了“負面調控論”,使得傳銷的洗腦理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這種新型網絡傳銷無實體項目支撐、無明確投資標的、無實體機構,以高收益、低門檻、快回報為誘餌,靠不斷發展新的投資者實現虛高利潤。
爽安康模式
真正讓這個江湖風生水起的,則是1990年代的“搖擺機”。
2017年8月7日下午,五十多歲的陳龍帶著他的“團隊”在鄭州的一個高檔酒店里考察了一個“項目”,在圈子里,這個“項目”叫做“資金盤”,是一種純資金游戲,沒有實際產品的傳銷。若放在20年前,陳龍也不敢想象,“沒有產品也能玩傳銷!”
陳龍是傳銷界的老江湖,1990年代他就混跡于這個圈子,二十多年過去,再回望這個行業時,陳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國的傳銷江湖,是讓搖擺機給搖出來的。”
1980年代末,日本一家賣磁性保健床墊的公司,“偷渡”到中國開展傳銷業務,這被公認是傳銷在中國的開始。此后,直銷公司開始進入中國。但是真正讓這個江湖風生水起的,則是1990年代的“搖擺機”。
搖擺機是一種足、腿部按摩器材。那個時候,風靡整個江湖的搖擺機品牌是“爽安康”。這是一個來自臺灣的品牌,今天依然可以在淘寶上購買到這款產品,價格在850元左右。不過當時爽安康的售價高達6980元,走的是直銷路線。
在當時,傳銷與直銷難分彼此,共用同一個英文單詞——“Direct Selling”,都號稱將產品直接賣給客戶,不需要經過分銷商和門店。而在陳龍這些傳銷老江湖的口中,他們更愿意用“行銷”這個詞來代替“傳銷”或者“直銷”,所謂“行銷”就是“行走著的營銷”,與店面的“坐銷”相對應。
“從1980年代末到1998年,‘傳銷’還是一個中性詞,僅僅指代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天問也是傳(直)銷界的一位風云人物,早在1995年就參與傳(直)銷,后來做直銷行業的媒體傳播,現在在某知名直銷公司做高管。2000年初,他寫的《中國直銷業風雨20年》一書廣為流傳,直至今日,仍被稱為傳(直)銷行業最具可信度的野史。
據天問介紹,1990年代,傳銷分為單層次傳銷和多層次傳銷。單層次傳銷是推銷員只能將產品賣給一個客戶,不允許客戶再繼續發展新的客戶;而多層次傳銷就是今天所指的傳銷,在當時也被屢次監管和查處。
天問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在當時,爽安康拿到的是單層次傳銷的牌照,但經銷商則做起了多層次傳銷的事情,并將6980元的價格降到1980元,市場一度混亂不堪。
“我們這些老江湖坐在一起聊天,不出十分鐘,就能知道誰是出自哪個流派。”天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傳銷進入中國之后分成了兩大流派,一派是較為溫和、理性的直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