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我們堅信,中國的明天會得更好!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大國重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各項事業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這些全球矚目的重大成就,讓中國自豪,讓世界驚嘆。
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投入運營,實現了中國高鐵“從追趕到領跑”的根本轉變;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標志著中國打破了西方少數制造商壟斷民用大飛機市場的局面;“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運行,意味著中國這個量子科技領域曾經的后來者,現在已經站在了該領域的創新制高點;我國第二艘航母和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下水,殲-20戰機翱翔藍天,為中國實現強軍夢譜寫了華彩篇章……
今天,中國的高鐵、核電等“大國重器”已經走出國門,移動支付方式、共享單車、無人機、智能手機等飽含中國人智慧的創新理念與產品也已風靡全球、無人不曉。
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新常態理論確立了中國經濟全新的歷史坐標,指導著中國經濟的新實踐,開拓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境界。新常態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正不斷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