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駱賓王的隱晦到焦大的淫穢,如何“優雅”地罵人
從古至今,罵人的方式雖一直變,但性質卻永不變,除了攻擊還是攻擊。
駱賓王雕塑。
說起罵人,古今同理,它就是一種直白的、帶有攻擊性的侵犯。
它可以是一種隱喻式的罵。尤其在古代為尊者諱和尊卑有序的大環境里,跪著的人罵坐著的人,冒犯不說,還極易招來殺身之禍,所以也只能指桑罵槐。
“知道”(nz_zhidao)為你獻上一份優雅罵人攻略。
罵人要分三六九等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碩鼠》就是暗指。無論看表面還是內在,都挑不出毛病,就是在罵吃我糧食的大老鼠,卻又是在暗罵那些只會剝削的不勞而獲者??磥?,人們很早就懂得隱喻,而且要想使罵的語言富有攻擊性,還要把人矮化成畜生,要不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呢。
于是,一代霸王項羽在拿下咸陽,準備帶著財富返鄉炫耀的時候,也被人直接罵為畜生了。“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記·項羽本紀》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項羽像一只戴著帽子的猴子,看起來跟人一樣了,但還是畜生,這是在斥罵項羽徒有其表。罵人罵得文縐縐,若碰上不識字的人,還以為是在夸他呢。
不如“你豬鼻子插大蔥,裝什么象”這般直接。當然,把項羽罵成猴子他都惱了,“項王聞之,烹說者”,你要真把他罵成豬,他還不把你剁碎了喂豬啊。
除了把人矮化外,在人的社會里,也存在著極其明顯的尊卑等級。因此有時候不用把對方變成畜生,只要把對方的身份級別降低就行了。
周烈王崩,諸侯皆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