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阻礙無痛分娩?

“如果想要無痛(分娩),必須要有一兩個麻醉醫生24小時在產房,但很多醫院連完成正常的麻醉任務都很困難?!?/blockquote>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16年6月,“無痛分娩中國行”的外國醫護人員在嘉興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業務交流。(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1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在中國推廣分娩鎮痛的醫生 誰在阻礙無痛分娩》)

“如果想要無痛(分娩),必須要有一兩個麻醉醫生24小時在產房,但很多醫院連完成正常的麻醉任務都很困難。”

“這技術一看就不是經濟增長點。這種‘可做可不做’且幾乎無收益的手術,需要有較高的奉獻精神才能堅持。”

疼痛,已被世衛組織稱為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對于產婦來說,生產之痛不僅難熬,也往往伴隨著危險。

對于致力推廣無痛分娩的美籍麻醉醫生胡靈群來說,他見過太多的疼痛了。因為妻子也是極其怕疼的人,他始終在尋找更好、更安全的麻醉方法。

2005年1月,他們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妻子再次贊嘆無痛分娩技術“神奇和偉大”。而在此兩個月前,人民日報發文指出,中國享受無痛分娩產婦比例不足1%。強烈的對比讓胡靈群感慨:為什么這項已在西方普及上百年的技術,遲遲沒能讓中國產婦受益?

過去近十年,這位“60后”華人醫生持續幫助中國醫院進行分娩鎮痛培訓,目睹了大量實例,也深刻感受到在中國推行的種種難處。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多年努力的項目,竟因為一宗慘案而重新引發關注。

2017年8月31日,陜西榆林一位待產婦疑因劇痛要求剖宮產被拒,從五樓墜亡。慘劇使得公眾開始正視“生產之痛”,并掀起了關于無痛分娩的大討論。過去兩周,遠在美國的胡靈群不顧時差,回答了國內諸多媒體的疑問。

“如果真的能以此重視無痛分娩,就好了。”9月11日,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中國鼓與呼的醫生

“我真是太順利了,一點都不痛,只有點脹脹的感覺。”2008年6月8日,產婦陳燕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成功誕下一名男嬰,成為胡靈群在中國推廣無痛分娩的第一例。

“如果每一個產婦都這樣,該有多好??!”胡靈群回憶起當時的內心感受。

陳燕紅的體驗源于一項公益行動。2006年,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發起了一項名為“無痛分娩中國行”的中美醫學教育活動。作為該高校麻醉學副教授、芬堡醫學教育院院士,胡靈群是發起和牽頭人?;顒又荚谕菩邪踩?、有效的椎管內分娩鎮痛,改變中國高剖宮產率的現狀,普及當今世界以團隊醫療為特征的現代產房,提高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安全性。

截至2017年9月9日,該項目已在中國80家醫院開展活動,其中77%的醫院椎管內分娩鎮痛率達到50%以上,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甚至高達95%。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被稱為“分娩鎮痛”,主要包括非藥物性和藥物性分娩鎮痛法兩大類。“非藥物鎮痛方式如拉瑪澤呼吸法,藥物鎮痛方式如肌肉注射杜冷丁、吸入笑氣以及腰硬聯合麻醉法和硬膜外麻醉法。”北京和睦家醫院麻醉科主任劉薇醫生說,腰硬聯合和硬膜外麻醉法是效果最確切、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它的原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