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離上市還有多遠?
隨著科學家們對艾滋病病毒結構、作用機制及人體反應等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艾滋病疫苗有望取得突破。
責任編輯:朱力遠
美國強生公司設計了一種新穎的馬賽克疫苗,即把兩種不同艾滋病病毒亞型的多種抗原集中在一種疫苗上,初步的臨床試驗結果,該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一定的免疫應答。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14日《南方周末》)
經過三十年的研發,目前仍然沒有一例艾滋病疫苗達到上市標準,但隨著科學家們對艾滋病病毒結構、作用機制及人體反應等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艾滋病疫苗有望取得突破。
國內有媒體最近報道了美國強生公司一項新艾滋病疫苗的安全性臨床試驗結果,由于采用“全球首次HIV疫苗臨床試驗”、“100%產生了對抗HIV的抗體”等說法,迅速被國內眾多媒體轉載,引發普遍關注。不過很快,就有專業人士指出,這是一項對科學研究的過度解讀甚至是誤讀,因為這只是一項很初步的臨床試驗結果,僅僅證明強生公司研發的這種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有一定的免疫應答,但是所產生的抗體是否能對抗HIV,對受試志愿者是否能起到較好保護作用,還需要進一步臨床試驗證據。
在30年艾滋病疫苗研究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很多這種令人鼓舞的臨床研究結果,但是大多數最后都折戟沉沙。面對狡猾而善變的艾滋病病毒,科學家們不斷經歷希望、失敗、新希望的過程,能否為我們帶來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呢?
屢敗屢戰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據推測,該病是在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出現的,但是直到1981年,艾滋病才被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定為一種新的疾病。1984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宣布找到艾滋病的罪魁禍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一種專門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機體喪失免疫能力的逆轉錄病毒。
由于不健康的性生活、不正規的輸血、注射吸毒和母嬰傳播等原因,加上艾滋病病毒潛伏期長,艾滋病迅速成為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