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黨代表后,找他的人更多了——忙人郭明義
郭明義的書桌上擺放著一本臺歷,不分節假日,每一個日期都被大大小小的圈上,“哪天替百姓做成了一件事,我就圈上?!?/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斌
當選十八大代表之前,郭明義三十多年如一日每天早上五點下采場巡視工作。右一為郭明義。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1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當選黨代表后,找他的人更多了 忙人郭明義》)
十八大之后,郭明義在溝通工人與鞍鋼集團,甚至與鞍山市委市政府的連結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五年來,郭明義先后幫助鞍鋼職工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反映有關生產、工藝、設備、福利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二十余項,都得到了迅速解決和落實。
郭明義的書桌上擺放著一本臺歷,不分節假日,每一個日期都被大大小小的圈上,“哪天替百姓做成了一件事,我就圈上。”
“更忙了。”2017年8月28日早晨,郭明義一邊整理這些年幫老百姓解決問題的記錄檔案,一邊念叨著當黨代表這五年的狀態。
郭明義是鞍鋼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全國道德模范”,2012年他當選了中共十八大代表,此外,他的頭銜中還包括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2017年6月30日,郭明義又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無論身份怎么變化,郭明義不變的仍然是最愛身上那套土黃色工服裝扮。過去五年來,郭明義要做的事情多了很多,但幾乎全都是幫助普通的老百姓。至于人們常常叫他“郭主席”、“郭委員”、“郭代表”,郭明義都不習慣,他最喜歡的還是被人稱作“郭師傅”。
黨代表的“愛心團隊”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早晨,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吳坤杖村支部書記吳春雷比平時早上班了一會,但他一到辦公室就接到電話:“郭明義來了。”
原來,郭明義聽到群眾反映,建昌縣有許多貧困戶無力翻建新房,有的甚至面臨房屋倒塌的困境,所以他想去實地調研。
當天一早,郭明義愛心工作室的工作人員鄧兆成向鞍鋼借了一輛車,載著郭明義一路直奔吳坤杖村。郭明義一到村里,看到哪個屋子破就進去看,他不需要村里特意安排,覺得“安排的都不真實”。
郭明義走進一戶貧困戶的院子,臉立刻耷拉下來了。院子里那位七旬老人聽說郭明義要幫她建房時,甚至給郭明義下跪表示感謝。郭明義趕緊扶起老人,“我心里很不好受”。郭明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老人家的生活不易,一面墻都快倒了,他隨即號召鞍鋼的愛心團隊捐款,第二天老人家的新房就開始動工了。
郭明義愛心工作室(下稱“愛心工作室”)是2012年3月由鞍鋼宣傳部為郭明義成立的,工作室成員包括郭明義本人在內,另有三名鞍鋼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專職協助郭明義的相關工作。愛心工作室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管理郭明義愛心團隊。早在2009年7月,鞍山市團委向郭明義建議,將他原來自己在做的希望工程愛心聯隊與市團委的慈善義工大隊等愛心機構相結合,共建郭明義愛心團隊。
現在,郭明義愛心團隊下設希望工程愛心聯隊、無償獻血志愿者應急服務大隊等七支大隊。近幾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