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賭局,美國還在下注
競選時,特朗普一直反對向阿富汗派兵,稱這是“徹頭徹尾的災難”。他為何食言,重新跳回“帝國墳場”?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7年4月24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突訪阿富汗。據稱,馬蒂斯此訪的目的是評估美軍在阿情況。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14日《南方周末》)
指導單位:廣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
競選時,特朗普一直反對向阿富汗派兵,稱這是“徹頭徹尾的災難”。他為何食言,重新跳回“帝國墳場”?
2017年9月9日,布魯明頓,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這個農業小鎮,一個以羅杰斯的名字命名的阿戰退伍軍人基金成立,這名游騎兵隊長犧牲在阿富汗戰場。然而他的母親懷特說,“我的孩子不是英雄。”
8月22日,本是羅杰斯23歲的生日。這一天,翻開美國報紙的頭版,大多關注特朗普到底要向阿富汗增兵多少的報道,數字背后,躍動著一個個美國大兵的命運。
8月21日,特朗普在邁爾堡軍事基地就阿富汗新政策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這個基地與阿靈頓國家公墓只隔著一條河,河對岸,二十多萬美軍陣亡將士長眠于此。
“在阿富汗北約聯軍的那兩年,是我記者生涯里最讓人羞愧的一段經歷,因為我們在撒謊。”馬赫迪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個阿富汗哈扎拉族青年,曾在美軍主導的北約聯軍擔任戰地攝影師和翻譯,協助北約聯軍進行心理戰,夸大美軍為阿富汗民眾提供的學校、醫院等福利,隱瞞陰暗面,打造勝利者形象。
馬赫迪有八個兄弟姐妹,光他哥一家就有7口人。受過教育的他們,為聯合國機構和國際NGO工作,“有他們在,對普什圖族之外的少數族群的社會保障也會增加”。當美軍撤軍時,感到安全受威脅的國際NGO會同步撤出,從那時起,他的一些家人便跌入失業的苦日子。
得知美軍將增兵,馬赫迪預計那些國際NGO也會重返阿富汗,“所以我家人的工作機會也將隨之增加”。他毫不諱言對于美軍長久駐留家鄉的支持。
當地時間2017年8月2日,阿富汗坎大哈省,美國士兵在現場附近警戒。
止戰之殤
“羅杰斯從來不談別的事,他只想成為一名突擊隊員,”他的高中足球教練湯馬斯說,“他總是大膽地對抗更強的對手。”羅杰斯干瘦矮小,為了通過入伍體測,積極練體能,2013年,他得償所愿。
地球另一端,阿富汗戰場在等著他,蘇聯曾在此折戟沉沙,美國又深陷泥潭。
阿富汗戰爭已打了16年,打破越南戰爭14年的記錄,成為美國史上耗時最長的一場戰爭,隨之化為烏有的,是近8280億美元和2300多名美軍的性命。
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加冕的奧巴馬宣布增兵,駐阿美軍規模由3.4萬人,急升至自開戰以來的峰值——10萬人。而在將塔利班擊潰的2002年,駐阿美軍不過才9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