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用什么姿勢跟教宗握手?”
中國愛樂樂團整個行程包括三站地,每地一場,曲目不變。但是梵蒂岡這一站意味深長,正如英國《衛報》報道的標題“中國展開管弦外交”,讓人沒法不聯想起當年的“乒乓外交”
責任編輯:朱又可
中國愛樂樂團指揮余隆與教宗本篤十六世握手時,二人用教宗的家鄉話德語交談。梁彥/圖
“待會見到教宗,我該用什么姿勢跟他握手?”女高音歌唱家饒嵐有點興奮,又有點緊張。在前往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的大巴上,饒嵐不停地問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余隆。
2008年5月7日,梵蒂岡時間下午6點整,中國愛樂樂團及上海歌劇院合唱團聯手在梵蒂岡保祿六世音樂大廳舉行專場演出。離開場還有幾個小時,總指揮余隆并不比饒嵐輕松,上大巴之前他還在賓館的房間里踱來踱去,反復默誦要在教宗本篤十六世面前發表的英文致辭。
整個行程包括三站地,分別是“宗教之都”——梵蒂岡,“浪漫之都”威尼斯,收尾選在“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金色大廳,每地一場,曲目不變。但是梵蒂岡這一站意味深長,正如英國《衛報》報道的標題“中國展開管弦外交”(Chinaemployssing-songdiplomacy),讓人沒法不聯想起當年的“乒乓外交”(ping-pongdiplomacy)。
保祿六世大廳的音響
饒嵐的小問題讓余隆有點煩,他揮揮手,“你還是多想想待會怎么演出吧”。但接下來的事實證明饒嵐的直覺相當靈:一小時后,教宗本篤十六世跟參演的人親密接觸了兩次。除了握手,還跟饒嵐說了話。而這個環節并沒有事先寫入程序表。包括饒嵐在內的四名主唱都不是天主教徒,但是他們得到了擁有27億教眾的天主教最高首領的祝福。
演出地點選在保祿六世大廳。這是一間可以容納七千觀眾的大廳,大廳每周會為來羅馬參觀大教堂和謁見教宗的朝圣者舉辦一次教宗接見活動,尤其是下雨天。有時,即使教宗不出現,這個大廳也會被用來舉行其他重要的儀式或者天主教組織間的會面,多為宗教活動。演出當天是星期三,上午在圣彼得大廣場有一個例行的公開接見。教宗坐車出來向朝圣的信眾揮手,有修女激動得要沖破封鎖線向教宗沖去,被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