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畫泛濫,造假賣假責任難究——為什么打假畫這么難?

1999年北京一個拍賣會上,當拍賣署名為吳冠中的《風景》時,吳冠中的委托人向買家聲明,吳冠中說這幅畫是假的。但這件假畫最終以22萬元人民幣落槌成交。

責任編輯:夏英

■著名畫家、全國政協常委吳冠中非常不解地說:“國外大的畫廊和拍賣行,如果遇到假畫,一個月內可以退畫,政府執法部門對假畫來源會法律介入,如果發現畫廊和拍賣行造假,除了坐牢等法律責任,還會把它罰得傾家蕩產,為什么我們打假畫這么難呢?”

“這張畫是假的”
“假的,這張畫是假的。”5月11日,吳冠中在家里用手指著南方周末記者的電腦屏幕上一幅名為《池塘》的畫說。在接聽記者的現場電話時,上海的藝術投資者蘇敏羅終于接受了這個現實。

和許多企業家一樣,蘇敏羅在股市、樓市不景氣的時候,開始進入藝術品市場。2005年12月11日,蘇敏羅從上海飛到北京,參加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在嘉里中心舉辦的秋季拍賣會。進入藝術品市場才4個月的蘇敏羅,在這次拍賣會上買了一張吳冠中的油畫《池塘》。

當時,這張《池塘》放在瀚海的拍賣宣傳冊的封面第二張,另外還有一套八張安徽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第1版的明信片,其中一張是這幅吳冠中的《池塘》。

“前面拍賣的畫小的都要四百多萬,吳冠中的這張畫很大,尺寸是90×60cm,起價才180萬,價格很便宜。”蘇敏羅很幸運地撿了個“漏”。以230萬元的價格拍到這幅畫。加上拍賣行收的傭金23萬,蘇敏羅共付出了253萬元人民幣,高高興興把畫捧回了上海。

讓蘇敏羅高興的是,《池塘》買回來半年,一家拍賣行就找到她,說吳冠中的畫大幅度升值,建議她出手。蘇敏羅同意了,把畫提供給這家拍賣行做拍賣手冊的封面。她沒想到,對方看到畫以后告訴她,這幅名為《池塘》的畫有問題,建議她與瀚海交涉。

蘇敏羅馬上找到當時瀚海公司主管經理李亞俐交涉,對方的答復是“很難判斷畫的真假……因為吳先生太出名了嘛,假畫泛濫,吳先生也不可能對每幅畫作鑒定”。感覺不妙的蘇敏羅找了許多行內人做鑒定,結果“好多人都說是假的”。

在拍賣行業里,翰海公司是相當知名的一家拍賣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