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廣東 平安廣東】開學“班主任”打電話發短信?當心!
又到一年開學季,不法分子也忙碌起來。他們當中的不少人不僅將作案對象瞄準學生,還利用家長對孩子的關切心理進行詐騙,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冒充“班主任”身份騙取家長錢財。
“××家長您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當收到這樣的電話、短信時,家長們需提高警惕,這很可能是一個騙局。
又到一年開學季,不法分子也忙碌起來。他們當中的不少人不僅將作案對象瞄準學生,還利用家長對孩子的關切心理進行詐騙,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冒充“班主任”身份騙取家長錢財。
“班主任”發短信,10余位家長20多萬元不翼而飛
當前,各類校園APP已成為學校和家長溝通的必備工具,一些家長不經意的信息泄露,便有可能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家長您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請點擊hexiaoyuan.cn查看下學期開學所需要提交的資料。”
7月30日,家住溫州樂清的陳女士收到這樣一條短信。當她看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沒多想就點擊了鏈接,隨后手機里便出現了“您好,因升級校訊通需要,請下載最新版校訊通”的提示。陳女士認為APP升級并無異常于是隨手點擊下載。但緊接著陳女士的手機突然死機,當她再次打開手機時竟收到100多筆消費短信,銀行卡內14.2萬元不翼而飛。
陳女士的遭遇并非個案。8月5日,溫州市區的祝先生也收到了來自“班主任”的短信并遇到類似的問題,隨后銀行卡賬戶上就少了5萬元。
據溫州反詐中心初步統計,今年8月以來,溫州10多位家長和陳女士一樣收到自稱“班主任”的陌生人的短信,詐騙金額共約20余萬元。
與之類似,廣州的王先生手機也收到一條“學校”發來的孩子的體檢報告短信,按提示下載了一個名為“ndkpn.com”的手機APP軟件,當時他并未發現異常。次日中午,王先生收到銀行交易短信,提示其銀行卡有兩筆資金消費,損失合計8000元。據了解,王先生的手機就是在點擊上述鏈接后,自動安裝了“手機木馬APP”而被盜刷。。
原來,家長點開的鏈接并不能查看所謂的孩子相關信息內容,而會感染木馬病毒。病毒將會自動獲取系統最高權限,獲得手機內存儲的各類數據資料,個人身份信息、網銀密碼、短信驗證碼等都將泄露,造成財產損失。
孩子在校受傷?家長被騙“手術費”一萬元
孩子一旦在學校發生意外,家長自然會情緒緊張,同時也容易被騙子攻破心理防線?! ?/p>
“你的孩子從樓梯上摔下來,正在人民醫院做手術,急需3萬元手術費,抓緊打錢來吧……”廣州的李阿姨接到這樣的一個電話。電話中自稱“老師”的人清楚地叫出孩子的姓名、班級,連夫妻倆的姓名、電話都有。
不久前,李阿姨接到電話后心急如焚,在“班主任”的指示下,立馬通過手機銀行匯了1萬元到賬戶名為“羅飛”的指定銀行賬戶。匯款后,李阿姨冷靜下來,到學校一看,孩子正在上課,才發現被騙,于是報警。
廣州反詐中心接報后迅速啟動詐騙資金快速攔截機制,最終成功為事主全額攔截1萬元涉案資金。
警方表示,以“孩子受傷需匯款救治”的手法行騙,之所以“屢試不爽”,很大程度原因在于不法分子能說出孩子和家長的各項準確信息,誤導性強。
繳納定金可獲公辦小學學位?騙局!
孩子能升入好學校,家長們求之不得。若有人告知現有少量“升學名額”只需付款便能獲得,望子成龍的家長很有可能心動上鉤。
今年7月7日,佛山市順德區的家長高先生急匆匆來到勒流派出所報警,稱被人騙了錢財。原來,高先生的孩子今年9月就要上小學。6月初,高先生跟身邊的朋友打聽如何能為孩子申請到公辦小學的學位。通過朋友的介紹,高先生認識了何某。何某聲稱,自己認識多家公辦學校的校長,很多人辦理小孩入讀小學的事情都找過他幫忙,他可以幫助事主通過關系入讀其心儀小學,但前提是要交3000元定金,事成之后再付10000元。最后經過協商,高先生通過現金和轉賬的方式,前后共付款1700元給何某。7月7日,該小學公布了錄取名單,并沒有高先生的孩子,高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省反詐中心分析,在此類案件中,受害家長因為學位問題很容易信任所謂的內部人士,不法分子正好抓住了家長的僥幸心理,以廉價培訓、廉價學位、高分速成班、便宜限量學位等為誘餌吸引家長,虛構自己的社會關系網。不少家長因為心急而顧不得核實不法分子的真實身份。
警方提示,學校的招生計劃都有規范的政策約束,家長要通過學校的官方途徑了解入學要求、辦理入學,切記不可輕信所謂的特殊途徑。
省反詐中心提示:
開學季,家長尤需提高警惕,切勿陷入騙局
當接收到自稱孩子學校“班主任”“校訊通”發來短信并帶有網頁鏈接的,請提防釣魚網站;
當接到聲稱子女受傷正接受治療需要匯款的信息,需加強防騙意識。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或信息,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及銀行信息,做到不轉賬、不匯款;
申請校園手機卡時謹慎使用或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盡量去營業廳辦理,不要貿然交由個人或者黑中介辦卡;
保持清醒頭腦??荚嚭?,家長對身邊自稱特殊身份的熱心人要保持警惕,勿信不實傳言,遠離非法招生中介,通過正規渠道和指定方式了解招錄信息;
與孩子有關的信息,家長要從學校公布的官方途徑了解,或直接和校方取得聯系;
公共場所盡量不使用免密碼WiFi以防信息泄露;
若發現遭遇詐騙要及時報警。
(來源:南方+ 洪奕宜工作室 )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