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呼吁關注農村兒童早教問題
羅斯高說,導致認知能力低下,除了不可改變的基因,另外影響因素就是營養和養育。
責任編輯:劉斌
2017年7月2日,家長與孩子參加“創意涂鴉”活動。
“現實是有63%的貧困農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怎么辦?”近日,這個令人震驚的數據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刷屏了。數據出自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農村教育行動計劃(REAP)負責人羅斯高(Scott Rozelle)在一席的演講。
演講中,羅斯高指出中國現存的農村教育問題:貧困農村里63%的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包括職中、職高。而對于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羅斯高歸結為農村兒童的健康(營養)和養育欠缺,尤其是在被人們忽視的0-3歲階段。
“我們的認知是,我們的IQ,90%是0到3歲的發育決定的。”演講中,羅斯高介紹了REAP在中國陜南、河北、云南等農村地區進行的監測,結果發現一半左右的農村兒童IQ低、智力發展慢,而在上海、廣州甚至倫敦、悉尼等城市地區,IQ低的兒童比例維持在15%左右。
羅斯高說,導致認知能力低下,除了不可改變的基因,另外影響因素就是營養和養育。“養育跟營養,如果0到3歲缺少,它會影響到大腦的發展,影響到IQ、行為跟以后的學習。”
營養方面,REAP在陜西、河北、云南的農村監測發現,監測對象6個月到18個月的嬰兒中有一半以上存在貧血,比小學生的貧血比例更高。
養育方面,農村父母愛孩子,也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能力不足。將近80%的農村家庭只有一本或沒有兒童讀物,在詢問“你昨天有沒有講故事給寶寶聽”時,只有10%的人給出肯定回答。
羅斯高在演講中還提及,由媽媽還是奶奶養育孩子,對農村兒童智力發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他認為真正的留守兒童問題,就是在0到3歲期間,父母把孩子給奶奶帶而自己外出工作。
2017年9月18日晚,南方周末對話羅斯高。
南方周末:最近你的演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