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的港味:“一定要保證娛樂性”
在《使徒行者2》中,雙方想保留的元素非常清晰:港劇的“港味”。
責任編輯:宋宇
苗僑偉在兩部《使徒行者》中都飾演主角“卓sir”,他已經59歲了。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2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這個刺激,對TVB來說是很大的” 港劇《使徒行者》系列在內地》)
在《使徒行者2》中,雙方想保留的元素非常清晰:港劇的“港味”。
2017年9月13日下午,因為通過口岸時略有延誤,電視劇《使徒行者2》的幾位香港主演罕見地遲到了。不過,他們仍給內地工作人員留下了好印象:禮貌、配合,不會跟著一大堆助理,“香港藝人有點不一樣”。
主演苗僑偉快步走進采訪間,連聲道歉。他戴著墨鏡,側身而坐,左耳的鉆石耳釘閃閃發亮。苗僑偉59歲了,在兩部《使徒行者》中都扮演“卓sir”,由他尋找臥底串起全劇,而第二部被設定為前傳。
1983年,苗僑偉在《射雕英雄傳》里飾演金國小王子楊康,與同為香港無線電視(TVB)演員的梁朝偉、劉德華、湯鎮業、黃日華并稱“無線五虎將”。那時候,苗僑偉和TVB都處在自己的黃金年代。
如今,50歲的TVB卻透出衰老氣息。“香港整體娛樂圈的競爭力和無線電視一樣,十幾年前或許還能獨步華人世界,今天老早就已經掉落到邊緣的位置了。”作家梁文道曾評論道。
有人把《使徒行者》稱為港劇的“翻身大仗”。2014年,該劇第一部播出,內地網絡播放量達到24億次,成為唯一一部播放量超過20億次的港劇。2016年,《使徒行者》電影版上映,內地票房超過6億元。
“沒有想過觀眾這么喜歡關于臥底的故事。”苗僑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使徒行者》受歡迎的程度出乎眾多主創意料。
2015年11月,騰訊視頻與TVB達成合作協議,參與《使徒行者2》的制作。TVB負責節目及制作的副總經理杜之克曾表示:“TVB應該要認真想一下怎么組織在整個亞洲有影響力的節目。內地近年流行制造IP,這個概念我們很認同,也是我們未來的目標。把節目的特色做出來,能否成為IP,不容易。”
9月13日晚間,在《使徒行者2》的開播發布會上,杜之克表示,這部電視劇的宣傳準備應當是TVB歷史上最多的。“我也希望通過這次經驗去學習,騰訊在面對幾個億觀眾的平臺上怎么樣去做一件事情,應該怎么樣宣傳、跟觀眾交流等。”他謙遜地說,“很多東西我們都需要學習。”
2004年,湖南衛視引進鄧萃雯主演的宮斗劇《金枝欲孽》,獲得了巨大回報。
他們要的不是合拍劇,而是純港劇
港劇的內地之旅由來已久。尤其是自由貿易協議《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于2003年簽署后,香港和內地影視業的關系越發密切。
2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