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私塾,上大學,“在家上學”靠譜嗎?

家長們對體制外個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調查,截至2016年2月,中國已有約6000人實踐了“在家上學”,約5萬名家長有意嘗試這一教育模式。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魏晞

和在家上學一樣,私塾也有市場。三年前,方哲萱、劉翔離開北京,在蘇州太湖邊的東山鎮覓得一處江南園林后開了家私人書院,孩子穿漢服學國學,嘗試教育模式之外的另一種可能。(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2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私塾潮暗涌 教育部降溫》)

2017年9月,十歲女孩張易文在家上學考入大專引發公眾熱議。此前教育部曾明確表態,認為“在家上學”違背義務教育法。不過,家長們對體制外個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調查,截至2016年2月,中國已有約6000人實踐了“在家上學”,約5萬名家長有意嘗試這一教育模式。

2017年9月13日,河南商丘工學院2017級新生軍訓隊伍里,10歲的商丘小女孩張易文很顯眼——她站在隊列的盡頭,綠色軍帽罩住了半顆腦袋,最小號的軍訓服穿在她身上仍顯肥大。而校門外,正蹲守著從全國各地趕來、等待采訪她的媒體記者。隔著電腦屏幕,網絡上的討論同樣火熱:人們試圖了解這個10歲考上大專卻自稱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的“女神童”是如何煉成的。

這已經不是張易文第一次成為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一年前,9歲的張易文首次參加高考,最終以172分落榜。一年后,她在父親張民弢的安排下參加商丘工學院單招考試,最終以353分收獲了該校“電子信息科技”專業的錄取通知書。在張民弢眼里,這是他多年來堅持讓女兒“在家上學”的巨大成功。

“神童”背后的私塾

“十二上大專,十七包考研”,培養出10歲女大學生的張民弢用一句話陳述他的教育目標,還將此設置了自己的微信頭像。張民弢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和妻子對張易文實行的是“私塾式”教育。

他聲稱自己也有著不同尋常的學習經歷:8年完成中小學全部課程,16歲考上國內一所知名大學并于1990年代赴香港深造,直到2005年回到內地,游走多地投身教育事業。但當記者要求其出示相關學歷證明或學位證書時,張民弢卻婉拒了。

自打女兒出生開始,張民弢就擬定好了一套學習方案。在他規劃的時間表里,女兒在20歲時理應博士畢業,進入研究機構或高校工作。于是,4歲那年,張易文進入了父母開設的“私學”,接受雙親的“手把手”教學:媽媽教英語,爸爸教語文和數學。

2016年,張易文首次參加高考,彼時商丘市招生辦工作人員一度以考生年齡太小為由而拒絕為其報名,直到張民弢向招考工作人員出示女兒取得的同等學力證明后,才成功拿到了準考證。

然而,張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