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與隨想】初出國門
行前還發幾百塊錢的置裝費,可到友誼商店購物,結果穿著厚重的西服和大衣乘飛機,降落在舊金山,從舷窗望出去,發現那些地勤全穿著短袖襯衫,這廂已熱出一身大汗
責任編輯:劉小磊
眼下,教育家們都在討論留學“低齡化”的優劣,而我們當時初出國門都是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了。新奇感很濃,也興奮,但可塑性已差,不善機變,由于此前鎖國太久,對西方的了解可能遠不如今天的小把戲們。記得行前還發幾百塊錢的置裝費,可到友誼商店購物,結果穿著厚重的西服和大衣乘飛機,降落在舊金山,從舷窗望出去,發現那些地勤全穿著短袖襯衫,這廂已熱出一身大汗。第二站到紐約,在此轉機續去華府,換飛的兩個航班間隔只有半個多小時,在人叢中拉著那滑輪箱覓路疾行。那種箱子,當時可能還是國內初產,質量不過關,不是輪子滑得不聽指揮,就是拉手脫落。于是又出一身“急汗”。那狼狽相至今歷歷在目。
接著就是“文化震撼”問題,筆者親歷或目睹的好玩事情還真不少:廚房水槽下的garbagedisposal,原來是個&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