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兩譯本的晦與顯
在近30年的思想啟蒙史上,三聯書店占據了出版方面的中心地位;而在三聯的文化星座中,《寬容》幾乎是最耀目的明星。僅從現時市面上指不勝屈的《寬容》版本,就可見三聯版《寬容》當年一紙風行的回響影
責任編輯:劉小磊
捍衛自己的信念是難得的,但容忍別人的信念更為難得;力爭一己權利的勇氣是罕有的,但承認異己權利的氣量更為罕有;弱者對強者的反抗是可貴的,但強者對弱者的寬容更為可貴
“為什么我們不應大家和平相處呢?我們仰視同樣的星辰,我們是同一個行星上面的同行過客,我們住于同一個天底下。各個人努力發現最高的真理,依循哪一條路道,有何關系呢?人生之謎是太大了,不能只由一途以求解答。”
——息馬克斯
《寬容》最早的中譯本
在近30年的思想啟蒙史上,三聯書店占據了出版方面的中心地位;而在三聯的文化星座中,《寬容》幾乎是最耀目的明星。僅從現時市面上指不勝屈的《寬容》版本,就可見三聯版《寬容》當年一紙風行的回響,也可見《寬容》在當代中國精神世界不息的魅影了。
然而極少有人提及,《寬容》最早的中譯本,并非1985年的三聯版,而是1936年的商務版。
我也只是偶然發現這一“出版史上的失蹤者”的。有一次,在舊書市場買到一本1950年代油印的《中山大學圖書館(第二書庫)中文圖書目錄》,著錄的全都是民國版書籍,翻到有一本房龍的《思想解放史話》,當時心中一動——那就是《寬容》吧?后來設法在國家圖書館復印了一本,到手一翻,果不其然!
此書據1925年初版翻譯,譯者說明:“本書原名‘人類的解放’(TheLiberationofMankind),副題為‘人類爭求思想權的奮斗故事’(TheStoryofMan’sStrugglefortheRighttoThink),譯者為顯示本書題旨,爰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