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腔調,拼的是營銷,難的是品質 老字號愛“網紅”月餅
小龍蝦、腌篤鮮、松茸、蝦仁、榴蓮、菌菇、酸菜牛蛙等食材相繼變身打入月餅界。
責任編輯:何海寧
從2016年開始,各大傳統老字號扎堆推出“網紅”月餅,連小龍蝦、酸菜牛蛙等都成了餡料。圖為2016年9月,上海市民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排長隊買月餅,隊伍長達兩百米之多,場面堪比春運。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從2016年開始,各大傳統老字號紛紛推出各種奇特口味的“網紅”月餅。小龍蝦、腌篤鮮、松茸、蝦仁、榴蓮、菌菇、酸菜牛蛙等食材相繼變身打入月餅界。
“今年我們吸取去年的教訓,把產能擴大了三四倍,但還沒到中秋,又缺貨了。市面上炒到四百多元一盒,非??鋸?。”
“新生代已成為主流的消費群體。再不植入年輕化的基因,老字號就將被年輕人拋棄。”
臨近中秋,如果從上海南京東路的上空往下俯視,會看到非常有趣的一幕。在這條被譽為“中國商業第一街”的路上,每隔幾十米就會出現一條長龍,每條長龍的起點都是一家老字號食品店。消費者大多沖著手工制作的鮮肉月餅而來,鮮肉月餅一出爐,隊伍往前挪一挪。
“這是在干什么?”2017年9月17日上午,在南京東路一家傳統老字號門前,路過的外地游客好奇。
排在最前面的老爺叔中氣十足地搭腔:“買月餅,很紅的。”游客望著二三十米的隊伍,留下一串嘖嘖感嘆聲。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新雅粵菜館(以下簡稱新雅)門前的隊伍排成了“八字胡”——一隊買散裝的廣式月餅,而更長的一隊是沖著“網紅”月餅而來。
2016年清明,上海老字號杏花樓推出的新品蛋黃肉松青團意外走紅。銷售最火爆時,一度排隊六小時才能買到?;蛟S是有了這一“成功經驗”,從2016年開始,國內各大傳統老字號紛紛在“月餅季”推出各種奇特口味的“網紅”月餅。小龍蝦、腌篤鮮、松茸、蝦仁、榴蓮、菌菇、酸菜牛蛙等食材相繼變身打入月餅界,從包裝的“皮”到內里的“心”,花樣百出放大招。
市場咨詢研究機構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月餅銷售達到135億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協會預測,2017年,月餅行業整體銷量和銷售額約有5%-10%的增長。“時尚的新品種、新包裝、新理念的月餅銷量將有所增加。”
一餅難求
“網友的點很難捉摸,沒想到會這么火。”芝士大蝦鮮肉月餅走紅之后,新雅營銷策劃團隊梳理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6月10日,當這款月餅作為2017年新增品種上市時,相比傳統鮮肉月餅每個五六元左右的售價,芝士大蝦鮮肉月餅10元的定價讓經營者起初只將其作為一種嘗試和補充,畢竟對于老字號偏中老年的消費群體定位來說,有些貴了。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7月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