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潮下,德國人怎樣看待雙語教育?
研究語言史的學者會說,語言可以折射出社會的發展和結構的變化。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在德國柏林一家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們在上課(資料圖)。
在柏林的一位德國朋友將孩子送去新開的多語幼兒園,從母語是德語、英語或俄語的老師們那里,孩子能學到這三種語言。這種沉浸式雙語或多語教育的幼兒園或學校(多數為私立性質)在德國越來越多。按照統計數字,德國目前有1200家幼兒園提供雙語教育,和2003年相比翻了四番。在小學中,雙語學校雖然只占總數的2%,但根據“早期多語教育協會”(FMKS)的預測,雙語學校的發展前途很光明。
研究語言史的學者會說,語言可以折射出社會的發展和結構的變化。從德國的雙語教育發展上可以窺見德國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變化。以著名的德國語言學家Le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