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昆:給人性披上幻想的外衣

在19世紀并不漫長的草創期之后,科幻小說在20世紀前葉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出現了阿西莫夫和克拉克這樣不世出的天才。

責任編輯:劉小磊

《奇點遺民》,劉宇昆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9月(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在19世紀并不漫長的草創期之后,科幻小說在20世紀前葉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出現了阿西莫夫和克拉克這樣不世出的天才。他們在文學技巧上或許沒有達到最高峰,但是他們構筑了科幻小說的基本典范。他們小說中的精神是進取和開拓,是宏大的人類命運與壯觀的奇景。海因萊因在月亮上的革命以及機動步兵們在群星間的探險,就像美國獨立戰爭和中世紀騎士傳奇的再現。但是當舞臺從地球上狹小的大陸轉換為星辰大海,人們的熱情就被再一次點燃。

但是黃金時代的進取和英雄主義,最終也會讓位給新浪潮和賽博朋克對全球資本主義和技術扭曲人性的悲嘆。當賽博朋克也變成陳詞濫調的時候,科學小說的生命力似乎正在耗竭。好萊塢開發出科幻電影這個門類,誕生了從《異型》到《銀翼殺手》這樣的經典,但如今也基本淪為視覺和動作場景的點綴。劉慈欣的《三體》獲得雨果獎的真正含義,只有在這個背景下可以得到理解。

盡管《三體》得獎不可避免地涉及了雨果獎的“評獎政治”,但仿佛對應了古老的“禮失求諸野”格言。三體系列基本無文學技法可言,其對人性和斗爭的漫畫式刻畫如果不是幼稚的,至少也有嚴重缺陷。但是在這所有缺陷之外,劉慈欣作品中宏大驚人的科學形象(例如、“降維打擊”、“智子”、“二向箔”),以及人類與命運搏斗時近乎野蠻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