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戛爾尼使團航路上的地名
1792年9月26日,受英國政府派遣,馬戛爾尼勛爵(Lord George Macartney)率領使命重大的代表團從樸茨茅斯港啟航,海上航行目的地是中國北方的天津港。
責任編輯:劉小磊
馬戛爾尼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1792年9月26日,受英國政府派遣,馬戛爾尼勛爵(Lord George Macartney)率領使命重大的代表團從樸茨茅斯港啟航,海上航行目的地是中國北方的天津港。三艘當時特別先進的艦船獅子號、印度斯坦號以及名為杰考爾的雙桅橫帆船(后為克拉倫斯號替代)一路行進,當船上的人們遠遠地看到位于北方的山東半島陸地那天,已經是第二年的7月17日了。他們看到了一個小島,兩處海角。從浙江定海帶來的兩個中國領航員也說不清楚小島和海角的名稱,英國人忽發奇想,給它們取了英文名字,而且是分別用特使、船長和副使姓氏命名,還注明了他們測量的經緯度。據斯當東著《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三地點的經緯度如下:
馬戛爾尼海角:北緯36度54分,東經122度12分;
高厄海角:北緯36度57分,東經122度15分;
斯當東島:北緯36度47分,東經122度9分。
據此推測,這個海域應在山東半島最東端東南角一帶,很靠近威海市榮成石島的地方。斯當東說:“從東北到西北的方向看馬戛爾尼海角,它好像有六個尖頂。”查看地圖石島鎮所在的那個海岬,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