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如果校園能有間酒吧
校園酒吧可以提供學生一個安全而便宜的飲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飲酒,即使犯錯,學校作為保護者和教育者,能適時介入,引導他們培養適可而止的飲酒習慣。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彭文燕
哈佛大學校園旁邊一處酒吧,同學們在聚會飲酒。筆者相信,在校園內設立酒吧不 失為一有效的對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9月上旬某個周日,在校園內遇見一位熟識的同學。他對我說,曾經修過我的課的另一位同學此刻正在醫院。原來前天深夜,他外出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氣氛熱絡,稍微喝多了幾杯。酒醉后頭重腳輕,一下沒站穩,不小心跌坐在有碎玻璃的地上,左手拇指劃出一道口子。血流不止的他在同學陪伴下趕往醫院急救。隔天傷口再度裂開,又被送往醫院接受縫合手術,打上石膏固定,醫生要他住院觀察,幾天后才返回校園,恐怕還需好幾周才能完全恢復?;蛟S有人會冷酷地說,他已年滿二十歲,理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經過這次教訓,他以后在外面喝酒肯定會格外注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