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新駝鈴】征服“鉆井禁區”

2007年至今,在阿姆河右岸以及復興氣田,手握制服“三高”氣田殺手锏的中石油,打破了土庫曼斯坦天然氣鉆井的神秘“禁區”。

責任編輯:曹海東

百分之百的鉆井成功率讓“土庫曼斯坦政府、國際油氣公司重新認識了中石油的鉆井技術”。(南方周末記者 馮飛/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2007年至今,在阿姆河右岸以及復興氣田,手握制服“三高”氣田殺手锏的中石油,打破了土庫曼斯坦天然氣鉆井的神秘“禁區”。

十年間,與中石油技術規范一起進入土庫曼斯坦的,還有來自中國的國家、行業乃至公司的產品標準,這也被認為“最有意義、最具探索性的事情之一”。

這是一個號稱“站在大氣包上的國家”,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四,但長時間被復雜的地質條件和鉆井技術瓶頸所困擾。

蘇聯時期,當地鉆井事故頻繁,井噴著火時有發生,鉆井211口,成功率僅30%。

這就是土庫曼斯坦。在世界鉆井公司爭相競爭的卡拉庫姆沙漠,多家公司無法馴服復雜地質,不得不悄然退出。

其中,最著名的遺跡當屬“地獄之門”——外人眼中的獨特風景,實際上是鉆井井噴事故留下的傷痕。

桀驁的沙漠氣藏直到中國油企出現后,才逐漸變得溫順起來。2007年至今,在阿姆河右岸以及復興氣田,手握制服“三高”(高溫、高壓、高含硫化氫)氣田殺手锏的中石油,打破了土庫曼斯坦天然氣鉆井的神秘“禁區”。

十年間,土庫曼斯坦鉆井成功率之所以被改寫為100%,與中石油下屬的川慶鉆探密不可分。

“什么都沒有,真是無人區”

第一次深入阿姆河盆地時,卡拉庫姆沙漠就給川慶鉆探來了一個下馬威。阿姆河盆地是中亞地區面積最大、油氣資源最豐富的含油氣盆地。

2007年年初,為了確定投標的報價,中石油川慶鉆探土庫曼斯坦分公司現任總經理鄭重試圖進入這片被遺棄的沙漠。

“(沙漠腹地)沒有水沒有路沒有電沒有通訊,什么都沒有,真的是無人區。”阿姆河公司副總經理劉廷富回憶道,可謂“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交流基本靠手、保障基本沒有”。

鄭重記得,進入沙漠之時他們手中連地圖也沒有,只有一個大致路線圖,還沒到目的地,租來的私家車就陷進了沙漠中。

司機心疼車,出多少錢都不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