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經濟政府推,保姆品質政府管 “常山阿姨”推介記
每位“常山阿姨”需要過的關卡包括——公安的無犯罪記錄、技能培訓考核、健康體檢??h領導還親自面試,“堪比選拔干部”。
責任編輯:呂明合 蘇永通
2017年5月16日,首屆“常山阿姨”高級創新班開班。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常山,浙江省工業總產值倒數第二的窮縣,以政府之力選拔推介當地的“特產”——保姆,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
每位“常山阿姨”需要過的關卡包括——公安的無犯罪記錄、技能培訓考核、健康體檢??h領導還親自面試,“堪比選拔干部”。
農村婦女能入黨,被認為是自我要求極高的體現。好幾位有黨員身份的“常山阿姨”,都被東家立即拍板定下。
新的保姆選拔開始了,干部們驟然變得緊張。有人因面相不善被拿下,歸咎于高突的顴骨和深陷的眼窩。有人因問起飯點怎么不管飯,視作多舌被踢出,更不用說,那些習慣說怪話的人,更不能通過。“不知道是代表常山縣形象出去的嗎?”負責選拔的常山縣婦聯主席邱雪芳說,兩個月前,一場以政府聲譽擔保的保姆推薦會緊張籌備,選拔之嚴苛,堪比挑選奧運會禮儀小姐。
常山縣,一個浙江西部默默無聞的小城,在這場推薦會后,因推出“升級版保姆”,正吸引著浙江官場、民間的眼球。因有政府信譽捆綁,“大城市、大企業私下來找保姆的人更多了”。他們打出一個討巧的名字,“常山阿姨”,“阿姨”化解了“保姆”二字的歧視,而“常山”這個名字,賦予溫情之余,則為其試圖博得名氣。
趕上點了
從常山縣委書記葉美峰辦公室落地窗望出去,可見到常山縣城最核心地段,一座古樸的文塔,包裹在郁郁蔥蔥中的圓形廣場,與千千萬萬的縣城雷同。少有突兀的高層,一種不激進不冒犯的縣城風貌。
葉美峰承認常山縣的普通,相比江浙其他依托于臨海灘涂、地理要塞、文人巨匠發展起來的名城,以農業著稱的山城常山,略顯寒酸、貧困。
更糟糕的是,基本沒什么知名度。流傳的笑話是,一位鄉下人想買一張火車票去常山,下車時到了長沙。事實上,常山縣城長期沒有鐵路,第一條高鐵要等到今年11月底才能開通。一直以來被外人稱道的,是一種叫“胡柚”的特產水果。
但葉美峰很快發現了另一種“特產”的名氣。2016年11月,從隔壁江山市市長到常山縣擔任書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