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官員深度解析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正在進一步優化流程

困擾新藥研發企業多時的人類遺傳資源審批流程有望進一步優化。

責任編輯:何海寧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綜合與督導處處長孫燕榮在現場發言。(南方周末記者 袁端端/圖)

困擾新藥研發企業多時的人類遺傳資源審批流程有望進一步優化。

2017年9月26日,在DIA(藥物信息協會)中國第三屆藥物研究創新大會開幕式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綜合與督導處處長孫燕榮的演講成為焦點。

“之前我們是三個月開一次會,但這是老黃歷了。2017年我們的審批時間是平均14.6個工作日,無一超過國務院規定的20個工作日。年底前,我們還會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請大家放心。”孫燕榮說,自2016年初,科技部一直積極聽取各方意見,持續不斷的努力改進審批流程,特別是今年的6月到7月,多次召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關部門和專家的會議,對制定的優化流程征求意見。

“我們的立法進入到了指日可待期。”孫燕榮說。

根據國務院法制辦網站上《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顯示,“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科技部起草)”屬于2017年“力爭年內完成的項目”。

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的報告結束后,企業研發者、臨床試驗機構以及媒體把她包圍得水泄不通。

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研究,“遺落”到外國

1998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由科技部和原衛生部起草的《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遺傳辦”)成為了這項工作的管理機構,承擔“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行政審批。按照“辦法”要求,只要是在中國境內開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fanni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