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直面信任風波
中國紅十字會,這家全國最大的慈善組織,如何化解這場前所未遇的公關危機?
責任編輯:趙凌
21天,117億。
這是截至6月2日,中國紅十字系統募集到的善款 (物)總額。
地震以來,紅十字會的善款賬號遍布公交車站、報紙電臺甚至電視節目下方的滾動字幕上——有些人幾乎能把它背出來。
然而,伴隨巨額善款而來的,還有不斷的爭議。每一點關于善款使用的疑問,在接力般的傳播中被放大,一次次引起社會關注。
中國紅十字會,這家全國最大的慈善組織,如何化解這場前所未遇的公關危機?
兩個質疑,兩大誤會
有人問陳明仁:你們的帳篷是不是鑲了金邊兒?
震后捐款開始不久,紅十字會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說,將給災區送去“價值1300萬元的一千多頂帳篷”。之后半日內,《紅十字會的帳篷一萬元一頂》的帖子遍及網絡各大論壇。“這事兒是個口誤,同事可能是先說了一筆什么錢,腦子一走神又想起一千頂帳篷這事兒,都給連一塊兒了。大家都太疲倦了。”紅十字會總會機關服務局局長陳明仁頗感委屈。
連續發生的兩個事件將外界對紅十字會的不信任情緒推向高點。
另一件事兒也和物品采購有關。紅十字總會應急工作辦公室主任王平在接受訪談時提到,紅十字會與“北京裕龍諾亞帳篷有限公司”簽下采購合同。隨即,有網友發現“王平”曾作為裕龍諾亞公司的代表簽字,并貼出其采購合同和發票的照片。與上個事件一樣,此帖的點擊量與轉載率飆升。
南方周末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家位于北京東北郊順義區的帳篷公司。這家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現年產值3000多萬元。目前生產車間有100臺工業用縫紉機,作業工人100余人,每天可生產12平方米單層帳篷200多頂。
裕龍諾亞的主要客戶是民政部、北京市各級民政部門、公安部門、軍隊,以及紅十字會。其中,民政部是該公司最大的客戶。
“我們1992年就開始跟民政部合作,可以說是我們引導民政部開始做帳篷儲備的。做生不如做熟,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