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文物:歷史大轉移,轉移大歷史

建國以來的文化史上,這或許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超常規的文物轉移。

責任編輯:趙凌

建國以來的文化史上,這或許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超常規的文物轉移


5月29日早晨,綿陽市博物館所在的游仙區漫天大雨,幾成空城。

9點整,雙匯公司三輛運送凍肉的貨柜車駛進博物館。車一停穩,身著雨衣、荷槍實彈的武警馬上各就各位,嚴密警戒。一些人開始往車上裝長虹21英寸彩電的包裝箱。搬運工們抱著“彩電”就像抱著熟睡的孩子,三車“彩電”足足裝了兩個半小時。11點半,一輛警車開道,一輛警車斷后,中間三輛冷凍貨柜車,駛離博物館。

彩電箱子里裝著的是眾所周知的秘密——文物。

三天時間,綿陽博物館安全轉移文物6091件,在建國后的文化史上,這或許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超常規的文物轉移。

“地震之后那幾天,人實際上特別脆弱,跟瓷器一樣脆弱。我們就只能跟自己說,冷靜冷靜,越急越要冷靜,千萬千萬不能出事。”綿陽市文物局副局長唐光孝說——

文物轉移這件事跟地震一樣突如其來。5月26日下午,我正在外面征集抗震救災的實物資料,以備日后建立地震紀念館之用。下午4點剛過吧,單位通知我趕回來做文物轉移方案。

這次搬遷的基本原則是,首先搬遷三級以上珍貴文物,其次搬遷除石刻和飽水漆木器以外的一般文物。飽水漆木器,出土時本身就泡在水里,收藏時也一樣,所以這次可以暫緩考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