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新得主,他讓經濟學更人性
10月9日,美國經濟學家Richard H. Thaler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對于行為經濟學的貢獻。“Thaler的貢獻在于讓經濟學更為人性。”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委員Peter Gardenfors在網絡直播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Thaler生于1945年,1974年畢業于羅徹斯特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F執教于芝加哥大學商學院,Robert P. Gwinn金融和行為科學教授。Thaler的研究領域主要為行為經濟和金融學,以及個體決策的心理學過程,處于經濟和心理學的交叉領域,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經濟學家”。
綜觀Thaler的研究會發現,他挑戰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前提即理性的經濟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他認為,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實際都是容易犯錯、存在偏見的個體,所做出的決定可能是非理性的,與假設的標準理性模型存在差距。
Thaler和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Cass R. Sunstein合著的《助推:我們如何做出最佳選擇》(Nudge)為2008年全球最暢銷書籍,主要探討的是經濟中的個體往往深陷難以計數的偏見和非理性中,作出荒謬的決策,兩位作者建議政府應該用“助推”的手段幫助民眾做出優佳決策。比如,政府頒布法令禁止人們食用垃圾食品不算助推,把低價的新鮮水果便捷地呈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主動地選擇健康食品,這才是真正的助推。政府需要用行為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對政策進行優化設計,引導人們在教育、投資、衛生保健、抵押貸款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做出讓人們更健康、更富有、更快樂的決策,對社會乃至全球很有助益的選擇。
《助推》書摘:我們應該看到,表面上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極大地影響人們的行為。一個屢試不爽的法則便是‘做大事也要拘小節’。細節問題之所以能夠影響大局,在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細節往往能夠使用戶的注意力向某個特定的方向轉移。關于這一點的一個經典例子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男洗手間,里面的每個小便池內側都雕刻有一只黑色的蒼蠅。男性在方便時似乎總苦于找不到一個可供瞄準的靶子,因此常常搞得四周一片狼藉,而他們一旦發現了一個目標,便會專攻那一點,從而提高了準確性,并減少了飛濺。想出這個點子的埃達凱布默介紹說:‘這提高了男性行動的精確度。男性一看到蒼蠅,便會產生瞄準的沖動。’埃達凱布默是一名經濟學家,他主持了史基浦機場的擴建。結果發現,小便池上的蒼蠅使飛濺量降低了80%。”
Thaler的其他主要著作有:《贏者的詛咒-經濟生活中的悖論與反?,F象》,“贏者的詛咒”現象經常會出現在拍賣市場中,即拍賣的奪標者往往并不能實現預期的收益,甚至會遭受損失。該書探討了經濟生活中廣泛存在的各種反?,F象,例如,“為什么在某次拍賣中所謂的贏家卻變成了實際上的輸家——因為他們花費了太多錢,而遭受到“贏者的詛咒”;為什么有些賭徒輸了一整天,卻在希望渺茫的最后一局孤注一擲;為什么購物者寧肯在一件家電上省錢,卻不愿在另一件類似的電器上花同樣少的錢”,也就是經濟主體的實際選擇及行為與基于自利經濟人和效用最大化假設的一般經濟學理論所作預測的不一致,而先前出現的主流經濟學理論辯護對這些系統性不一致現象的解釋力卻非常有限。書中對博弈論、勞動力市場的行業工資差異、拍賣市場、人類的偏好和選擇、金融市場、博彩市場等領域表現出的合作現象和人性中的利他主義、人類在儲存和加工信息方面的局限性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
在2015年出版的作品《“錯誤”的行為》當中,通過家族理財、電視競猜節目和Uber公司等案例,試圖引導讀者學習如何在日漸復雜的世界中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Thaler還曾在獲得獲得2016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大空頭》客串過,在電影中,他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家賭場中解釋什么是“擔保債務憑證”。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知識產權機構Clarivate Analyticsde的預測名單為: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斯坦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他的代表性研究領域為勞動者生產率、經濟衰退和失業;哈佛大學的邁克爾·詹森(Michael Jensen)、麻省理工學院的斯特沃特·梅耶斯(Stewart Myers),研究影響個人和組織在做出決策時的復雜因素,在闡明企業融資決策維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