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門采取一切措施,與汛期賽跑——搶救病險水庫

在全國公眾目光投向堰塞湖的時候,汛期已經來臨,一場堪比地震的次生災害——水庫安全正在逼近災區。

責任編輯:吳傳震

重慶市永川區水務局從2008年1月起出資540萬元對大安、三教、中山路等10多個鎮街的30座水庫的大壩、溢洪道、涵管、臥管進行除險加固。 CFP/圖


與汛期賽跑

在全國公眾目光投向堰塞湖的時候,汛期已經來臨,一場堪比地震的次生災害——水庫安全正在逼近災區。

為此,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向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陜西、甘肅、湖北、湖南等省(市)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震損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

5月25日,水利部官員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重慶、云南等八省市共2380座水庫出現險情,其中四川1803座,占76%。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病險水庫群尚不為公眾所知。據水利部副部長矯勇表示,建國以后,我國建成各類水庫8.7萬多座,其中病險水庫已經達到了3.7萬多座,其中一些水庫也受到汶川地震的影響。

國際大壩委員會大壩抗震設 計 專 委 會 主 席 MartinWieland博士提醒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在四川這樣的山區發生強烈地震時,可能會引發成千上萬起巖崩和山體滑坡,這將損害水壩,導致水壩變形、開裂等等。

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大地震(震級7.6級)導致240座水壩出現險情,“幸好地震時,這些水庫大多是空庫。”MartinWieland說。

5月29日,財政部宣布再次安排補助資金10億元,用于加強災區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此前,財政部已下撥了水庫搶險應急資金4億元。

3萬多座病險水庫背后

中國向來重視農田水利建設,也因此成為水庫大壩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