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習近平的廣東足跡

對于這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土,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寄予厚望、親切指導。

責任編輯:呂宗恕

2012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深圳羅湖區漁民村社區。(新華社/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12日《南方周末》)

“改革開放近40年,到明年我們要隆重地紀念一下……”2017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說。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敢于嘗試,大膽創新,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對外貿易,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對于這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土,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寄予厚望、親切指導。

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把首次離京視察調研的地點選在廣東。習總書記說:“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的歷史進程,宣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定決心。”

他在視察廣東期間說:“廣東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廣東要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

2014年3月,在參加全國兩會廣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東要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協同推進各領域改革,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讓陽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和行為更好占領陣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十八大以來廣東的各項工作,希望廣東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歷史迎來了新的時代,發展也到了新的階段。在習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指導下,廣東砥礪奮進,不負厚望,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經濟總量連續28年穩居全國第一位,2014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按照世界銀行制定的劃分標準,廣東已接近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水平。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新華社/圖)

“鼓勵廣東大膽探索、大膽實踐”

2014年1月,廣東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廣東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廣東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中央提出的改革任務,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

2017年9月9日,周六下午,深圳蓮花山公園剛剛經歷一場暴雨,但是在位于蓮花山頂的鄧小平塑像前,依然游人如織,一個來自中亞地區的旅行團在銅像前拍攝集體合照,在山頂廣場上俯瞰,深圳的繁華景象盡收眼底。

2012年12月8日也是個周六,當天上午,習總書記來到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塑像敬獻花籃,隨后向鄧小平塑像三鞠躬。

習近平總書記的身邊,除了陪同考察的廣東官員外,還有4位老同志,分別是原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原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原廣東省委副書記、佛山市委書記歐廣源和原廣東省委副秘書長陳開枝,都在1992年現場見證過小平南方視察談話。

在蓮花山公園見到習總書記的5天前,時年72歲的陳開枝接到廣東省委的電話,被告知有任務。退休多年的陳開枝意識到這次任務非同小可。

“總書記上任只有22天,就選擇來廣東,這是打破了慣例。”陳開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實際上是給全國、全世界一個重要信號,黨中央新的領導集體一定會堅持改革開放的方向走下去。”

在蓮花山上,站在習總書記的身邊,陳開枝對他說,“總書記,我覺得當年小平同志的幾句話很重要,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習總書記微笑著邊聽邊點頭。

陳開枝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在向鄧小平塑像鞠躬時,4位老同志被安排和習總書記一起站在了第一排,其他領導在第二排。

在鄧小平塑像前,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臨走前,習總書記在塑像后面揮鍬鏟土栽下了一棵高山榕樹。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仙湖植物園也栽了一棵高山榕樹。

位于深圳河北側、與香港隔河相望的漁民村,是習總書記視察廣東第二天到訪的第一站。1984年鄧小平曾視察過的漁民村,被視為深圳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縮影。原本依靠捕魚撈蝦艱難度日的漁民村人,在改革開放后得益于特區政策和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開辦工廠發展集體養殖,成為國內首個“萬元戶村”。在漁民村2001年開始進行的城中村改造重建中,0.25平方公里的漁村完全脫胎換骨,成為了一個高檔花園社區。

2012年12月8日上午9時,習總書記來到漁民村,漁民村漁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興炎全程陪同。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總書記專門看了鄧小平1984年視察時的照片,并挨個點出了照片中陪同人員的名字。在了解漁民村的發展歷史后,習總書記笑著說,感謝改革開放。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每每提到“改革”二字,陳開枝總會習慣性地將手握成拳頭。陳開枝的理解是,習總書記的此次廣東之行,“展現了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這種決心和立場,絕不回頭。選擇廣東作為上任后地方調研的第一站,是希望廣東大膽嘗試,堅持改革路子繼續走下去。”

從廣東回到北京的20天后,2012年12月31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進行了第二次集體學習,改革被定為此次學習的主題。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改革開放和當代中國命運聯系起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習近平說,“現在,解決我國進一步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必須深化改革開放。”

隨后,新一輪的改革全面啟動。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大體制的改革,首次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一年后的2013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擔任組長。截至2017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召開38次會議,每次會議都由習總書記主持和部署。2014年,各省相繼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按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國各地部全面鋪開。

在2012年廣東之行結束之前,習近平總書記說,“廣東在改革開放中長期走在全國前列,黨中央在研究推進全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始終注意廣東的實踐和經驗,鼓勵廣東大膽探索、大膽實踐。”

五年來,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汲取改革的勇氣與智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繼續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2014年1月11日,廣東召開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這次全會提出,廣東加快發展的歷程,就是不斷抓住改革機遇、贏得發展優勢、收獲發展碩果的進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我們又面臨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能否抓住新一輪改革的機遇,對廣東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新一輪改革的機遇被廣東牢牢抓住。在全會開幕的第二天,廣東就拿出了具體行動,《中共廣東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