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小鎮:挺過寒冬浴火重生
轉機得益于政策紅利以及企業的主動轉型升級,謀求集群式發展。
責任編輯:曹海東 于冬
黃江鎮海陸通公司的工人在生產線上生產充電寶和數據線。
黃江鎮的一家公司已經使用全自動機器來生產產品。
一位工人在貨柜里準備裝貨。
國慶中秋假日,黃江鎮一個廣場上,人們聚精會神觀看文藝晚會,一掃外貿寒冬中的陰霾。
寒冬過后,黃江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黃江鎮的裕元科技園區是該鎮最大的工業園區。
黃江鎮的廣場上,黃昏時分,家長陪同小孩子在玩耍乘涼。
恰逢中秋節,黃江鎮廣場正在舉辦“喜迎佳節”晚會。
工人們忙碌地趕訂單,將產品輸往國際市場。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12日《南方周末》)
轉機得益于政策紅利以及企業的主動轉型升級,謀求集群式發展。
2017年3月,黃江鎮終于結束持續31個月的進出口總額的負增長。
“熄火”“衰落”“危機”,自全球外貿遭遇最漫長的三年寒冬以來,黃江鎮所在的東莞市被外界貼上標簽,甚至連“中國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