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 專訪國務院參事、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
當前,全球化與“逆全球化”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成為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是全球化和加入WTO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一帶一路”建立的機制可以成為新型全球化治理模式。
責任編輯:曹海東 于冬
王輝耀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12日《南方周末》)
當前,全球化與“逆全球化”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成為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是全球化和加入WTO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一帶一路”建立的機制可以成為新型全球化治理模式。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化的積極倡導者,但同時,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傾向有所抬頭。全球化是否遇到了轉折點?中國在全球化中扮演著什么角色?國務院參事、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有輿論認為全球化1.0時代已經過去,2.0時代開始。您對此觀點怎么看?
王輝耀:輿論說的應該是全球治理的2.0。如果說聯合國、世界銀行、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七國集團(G7)代表了第一輪全球治理機制,那么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TIP(《歐美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AIIB(亞投行)、G20(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會議等機構預示著第二輪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出現。
第一,當前貿易與發展問題日益凸顯。很多非洲國家和亞洲國家的歷史表明,僅僅通過開放市場、消除壁壘并不一定帶來發展和消除貧困。此外,歐美發達國家仍在通過農業補貼保護國內產業,導致發展中國家農產品無法進入。
第二,多邊貿易體制正面臨反全球化與新貿易保護主義危機。歐美國家民粹主義、本土主義正在興起,“特朗普現象”以及“英國退歐”等事件都反映了這一趨勢。
第三,近年來多個&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