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代課教師

王政明前后教書近半個世紀,代課一生,清貧一生,除了一把二胡外身無長物。而現在,弦斷音絕。

編者按:

2005年11月,南方周末報道西部代課教師的艱難處境,引起社會強烈關注。

但是,從2006年開始,按教育部的要求,全國44.8萬代課教師被大量清退。這些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青春的編外老師們,不得不放下教鞭,離開講臺。

他們現在的生活如何?國家有沒有給予他們相應的補償?兩年后,本報再次將目光投向代課老師,關注這個龐大而沉默的群體的生存境況,記錄他們離開學校后的命運。

甘肅省渭源縣張家堡小學的代課教師在校門口的最后一次合影?!”緢笥浾?王軼庶/圖

本報2005年11月3日的報道

2006年夏天,那把陪伴了王政明四十多年的二胡斷了一根弦。

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在這個夏天,王政明和其他三名同校的代課教師被通知,“接到上面的精神,你們明天不用來了。”

王政明是南方周末兩年前《代課教師艱辛執著震動人心》(詳見2005年11月3日頭版)的主人公。這位“中國最老的代課教師”是張家堡小學的創建者,幾十年來拿著不超出40元/月的工資,最后被以“清退”之名離開了這所與他血脈相連的學校。

南方周末的報道受到甘肅省主要領導批示,代課教師境遇曾一度好轉,政府承諾轉聘條件優秀的代課教師,補償將被清退的代課教師。渭源縣不少代課教師工資,終于由幾十年來的40元/月漲至80元/月。

但這樣的轉機只是回光返照。

2006年,教育部提出,為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要在較短時間內,將全國余下的44.8萬人的中小學代課人員全部清退;對于其中學歷合格、素質較高、取得教師資格的代課人員,可以通過考試取得正式教師資格。

渭源縣自2006年開始大規模清退全縣五百多名代課教師。王政明老師被清退后,他所在的甘肅渭源縣數百名代課教師也經歷了相似的命運。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現在全縣還留在工作崗位的代課教師僅有100人左右。

被清退的數百名代課教師,經由他們爭取,今年縣上給他們發放了300至800元不等的清退費——這類似于下崗工人的買斷費,但只是后者零頭的零頭。而王政明被清退時,一分錢都沒給。

甘肅乃至全國的很多地方都在像渭源縣那樣清退代課教師。除了重慶等少數地區,代課教師的不少優秀代表并沒有被轉為公辦教師。他們有的被以微薄的清退費打發走,有的依舊以“臨時工”身份堅守在農村基礎教育第一線。

代課一生,清貧一生

王政明的辦公室沒有多余的什物,他收拾起那把斷了弦的二胡,回到了離學校只有一箭之地的家中。這一方斑駁的木頭被置于衣柜頂,從此塵封。

以前,每當課余,學前班的尕娃娃圍坐在王政明周圍,他用二胡拉奏起《在那遙遠的小山村》。這樣的旋律于今絕矣。

他前后教書近半個世紀。他說:“村子里孫子輩的是我的學生,父母輩的是我的學生,爺爺輩的也是我的學生。”他一共培養了八十多名大學生,包括他的兩個兒子。

1958年,王政明以代課教師的身份,創建張家堡小學,一人撐起一個學校。“文革”期間,為了護校而屢遭生產隊長報復。1982年,他盡管被鑒定為“教學效果顯著,是我校的教學骨干&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