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總兼職副主席、農民工黨代表巨曉林 讓農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農民工最擔心的還是有沒有工作的問題。企業能不能穩定,就意味著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能不能穩定。
責任編輯:劉斌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巨曉林(中)在與工友研究業務。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農民工最擔心的還是有沒有工作的問題。企業能不能穩定,就意味著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能不能穩定。
農民工迫切地希望國家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給予更多關注,尤其希望能在提高素質教育方面有相應的培訓渠道。
五年前,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高級技師巨曉林作為26名農民工黨代表之一,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共十八大會議。當時他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五年來,巨曉林走訪全國各地,開展各項關于農民工問題的調研,其中他最關心的仍然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問題。如今,巨曉林的身上背負了不少“重擔”,他既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又是北京市人大代表,還是北京豐臺區法院監督員。
2016年,巨曉林當選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后,“責任更重了”。他每兩個月要去全國總工會開一次會。每年年末還要參加北京市兩會及各種大小會議,緊接著他要著手準備第二年3月的全國兩會。
“去年參加了67場活動,今年還沒統計。”巨曉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今年要準備參加十九大,更忙。”
作為黨代表的這五年時間里,巨曉林總會接到農民工打來的電話、寫來的信,他們都是反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巨曉林對農民工問題也有了更深層的思考。2017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這位十九大農民工黨代表,他希望任何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建議都應該圍繞一個核心——平等。
工作流動性強養老保險難交
南方周末:作為十八大代表這五年,你是如何履職的?
巨曉林:我本身就是農民工,工作中接觸到的也有很多農民工,所以一直在關注農民工的各方面問題。也不定期開展一些走訪調研,以便能更廣泛地搜集農民工的意見建議。
由于我的身份比較多重,既是十八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