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九大代表甘露 “把國家利益寫進國際貿易規則中”
在世界海關組織這個國際舞臺上,作為中方代表,甘露見證了中國在國際規則上從普通參與者,發展成為國際機制的創建者、主導者的轉變,把國家利益寫進國際貿易的規則當中。
責任編輯:劉斌
甘露在世界海關組織的工作照。 受訪者供圖
甘露先后26次代表中國海關參加世界海關組織的相關會議。2014年,她當選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工作組主席,2016年她又當選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甘露是首位擔任這兩個職務的中國人。
在世界海關組織這個國際舞臺上,作為中方代表,甘露見證了中國在國際規則上從普通參與者,發展成為國際機制的創建者、主導者的轉變,把國家利益寫進國際貿易的規則當中。
2017年5月26日,在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甘露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甘露是全國海關進出口商品歸類中心廣州分中心的副調研員,她還有一個身份,是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
2000年,甘露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到廣州海關。隨后,有著專業技術背景和外語基礎的她,被選調到海關總署協調制度技術委員會國際業務組工作,開始作為中方代表亮相世界海關組織。
協調制度的全稱是“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該制度將國際貿易商品進行歸類劃分。世界各國生產的商品千差萬別,在與其他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中,不同的商品對應不同的關稅和管理政策。甘露在廣州海關主要從事商品歸類工作,在世界海關組織,甘露多次代表中國提出對協調制度的修訂意見,幫助中國商品走向世界。
甘露先后26次代表中國海關參加世界海關組織的相關會議。2014年,她當選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工作組主席,2016年她又當選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甘露是首位擔任這兩個職務的中國人。
在世界海關組織這個國際舞臺上,作為中方代表,甘露見證了中國在國際規則上從普通參與者,發展成為國際機制的創建者、主導者的轉變,把國家利益寫進國際貿易的規則當中。在十九大召開前夕,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甘露。
“用技術說話”
南方周末:你在海關主要負責哪些工作?
甘露:以前主要做商品歸類。各地海關遇到一個商品不知道歸到哪一類就會遞交到我們這里。比如蘋果手表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是按手表歸類還是按手機配件來歸類,因為它既是一個戴在手腕上顯示時間的手表,但是又必須和手機捆綁使用,我們就來研究它應該歸到哪一類。
再就是做商品歸類的監控。有一次,我們發現一個國有企業在進口商品存在歸類上的差錯,有的設備不能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后來通知對方補征稅款1636萬元,為國家挽回了經濟損失。
商品歸類在海關屬于帶有一定技術性的工作,需要一定學科背景的人來做。比如化工產品的進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