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孤獨?
在很多哲學家看來,孤獨,乃是人存在的本質。
當地時間2015年3月20日,日本東京,專項保潔員們清理垃圾。這間公寓中有一位85歲的老人已經死去一個月,尸體一直留在房子中。期間沒有家人回來,直到遺體散發尸臭才被鄰居發現。
在老齡少子化、經濟衰退背景下,日本正逐漸淪為“孤獨死大國”。
據日清基礎研究所調查顯示,過去10年,“孤獨死”的日本人數增加了3倍,現在每年約有3萬人“孤獨死”;而30年后,日本每3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是“單身家庭”,“孤獨死”人數還將增多。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日本每年“孤獨死”的人數位居前列。
日本人普遍家庭親情淡薄、未婚率上升、地域社會空洞化、就職不景氣無法取得終身雇用職位……這些正是日本人面臨孤獨死的原因。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人到底是不是生而孤獨?
柏拉圖在《會飲篇》里有一個小故事,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為宴會上的人們講了一則奇妙的寓言:很久以前,我們都是“雙體人”,有兩個腦袋、四條胳膊、四條腿,由于人類的傲慢自大,眾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兩半,于是人類不得不終其一生苦苦尋找另一半,但是被劈開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難的事情之一,但是孤獨的“半人”仍然苦苦尋找著。
阿里斯托芬說這就是愛的起源,“半人”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更隱喻著個體永遠是未完成的、殘缺的,它訴說著人類精神的孤獨,和人類試圖從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