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親歷騰訊阿里搶灘

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使班加羅爾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將目光轉向喜馬拉雅山脈另一側的鄰居,而不再局限于大洋彼岸。

責任編輯:馮禹丁

2014年上任以后,印度總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計劃,宣布放寬對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限制。(視覺中國/圖)

2017年3月8日,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UCWeb聯合創始人何小鵬在新德里演講。阿里巴巴在印度的投資,主要致力于營建自己的“生態圈”。(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26日《南方周末》)

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使班加羅爾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將目光轉向喜馬拉雅山脈另一側的鄰居,而不再局限于大洋彼岸。

兩大巨頭在印度的投資風格迥異,騰訊更多專注于晚期投資,所投的領域繁多;而阿里巴巴則致力于營建自己的“生態圈”。

班加羅爾的“中國通”

拉胡爾在分析印度企業時,在每一張幻燈片上,都列出了相應對標的中國公司。

科爾曼加拉區(Koramangala)和英迪拉格爾區(Indira Nagar)是印度的“硅谷”班加羅爾創業的心臟地帶,孵化器、共享空間、天使基金,還有數不清的創業者在這里扎堆。連接這兩片“心室”的主動脈叫中環路。

接近午夜,驟雨初歇,中環路沉寂,在行駛中的Uber里,筆者收到一位印度天使投資人拉胡爾的郵件。他最近春風得意,之前投資的雜貨電商Big Basket剛獲得了2.8億美金的融資,其中2億美金來自阿里巴巴和“印度支付寶”Paytm。

“哥們,最近我們打算投一家裝修企業。想看看中國的這個市場怎么樣。你知道to8to嗎?它們盈利模式是怎樣的?交易量有多大?市場容量到底有多大?”拉胡爾急切地在郵件中發問。

類似郵件,筆者接到不少,通常是在做投資決策前。他們想看看中國的對標企業發展得怎么樣。而因為來自中國,筆者無意中成了免費投資顧問。

認識拉胡爾,還是在科爾曼加拉區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