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鋌而走險,沒本事才做成這樣” 《稻禾》的故事

在池上,林懷民最感動的不僅有自然之美,還有大自然和人的合作。

責任編輯:邢人儼

林懷民最感動的不僅有自然之美,還有大自然和人的合作。(云門舞集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26日《南方周末》)

2017年10月19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稻禾》演出一百場。

一位舞者提著藤棍緩緩走過舞臺,藤棍在他手中輕輕搖擺著,好像有風在吹。一個接一個奔跑而出的舞者,頓足、吼叫,用身體和呼吸喚醒大地,耕種開始了……《稻禾》分《泥土》《風》《花粉Ⅰ》《花粉Ⅱ》《日光》《谷實》《火》《水》8個段落,表現的是一整年的耕作輪回,也隱喻人生從生到死的過程。

《稻禾》的配樂不僅有《新民莊調》《大門聲》《苦力娘》和《搖兒歌》等4首客家山歌,有鼓的音樂,也有卡拉斯的歌聲。“我常常鋌而走險,沒本事才做成這樣。比如《水月》是巴赫的曲子,這在洋人里,是神一樣的音樂,我一不小心用了,演了這么多年。我們面對的不是音樂本身,是音樂的感覺。我希望觀眾覺得不違和。”林懷民如是說。

謝幕時,演員們照例請出了云門創始人林懷民。七十歲的林懷民拄著拐杖走上舞臺,向觀眾鞠躬致謝。今年早些時候的一場車禍,導致林懷民右腿粉碎性骨折,他現在已經可以緩緩步行,但是為了避免在臺上摔倒,林懷民還是小心翼翼地帶上了拐杖。南方周末記者去后臺看望林懷民,他說腿恢復得很好,但是變天的時候,受傷的腿還是會很難受。他的擁抱比以往更熱烈持久:我還沒死。

《稻禾》的創意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