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談移民文學“我們的目標是尋找一個超越國際主義或其他潮流的評判標準”
“過去在西方的民族主義時代以及戰爭時期,遷移的概念并沒有受到重視。
“過去在西方的民族主義時代以及戰爭時期,遷移的概念并沒有受到重視。因此,喬伊斯、斯泰因或者龐德當初都沒有獲獎。”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安德斯·奧爾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背井離鄉和大規模遷移的時代,從這種異鄉人經驗出發,一步步地在全世界形成了一種豐富的文學。我們無法否認這個趨勢,在二十世紀它由喬伊斯、格特魯德·斯泰因和龐德開啟,而后一直擴大,如今遍及全球。”
安德斯提到的三位未獲得諾貝爾獎的移民作家都是生于十九世紀末期的人。詹姆士·喬伊斯生于愛爾蘭,卻幾乎長達一生的時間流亡于歐洲大陸。格特魯德·斯泰因生于美國,也幾乎終生浪跡歐洲。埃茲拉·龐德也是生于美國,定居英國,死于意大利。
2017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英國作家石黑一雄,在安德斯·奧爾森看來,是受惠于移民的全球化背景。自從五歲離開日本,前者基本上不能算是一個和日本有多少關系的作家了,以至于獲獎后,日本媒體調查顯示,很多日本年輕讀者完全不知道石黑一雄這個人是誰。
而在英國,報紙除了例行報道外,并沒有太多的熱情,甚至讓人感到有點冷淡。有人分析冷淡的原因可能英國人覺得雖然這個獎給了英國人,卻不是正宗英國人,而是一個移民。因為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給了音樂人鮑勃·迪倫,而他是石黑一雄“最大的偶像”,石黑也是個爵士樂迷,英國報紙開玩笑說,今年頒獎給了一個吉他手。
英國有移民文學傳統,成就最高的前輩是波蘭裔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康拉德有二十余年的海上生涯,航行世界各地,有“海洋小說大師”之稱。其后的英國“移民文學三雄”中,已經有奈保爾和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今天,在一個廣泛遷移的時代,靜止的、固定的地方文化,也許正讓位于一種國際化。在安德斯看來,石黑成功地實現了他普世性的目標。但瑞典學院的目標“必須是尋找一個超越國際主義或其他潮流的評判標準”。
從1982年發表處女作《遠山淡影》開始,石黑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