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斯·卡明斯:美國人從沒真正了解“朝鮮戰爭”

“大多數美國人根本不了解朝鮮戰爭,他們甚至搞不清楚朝鮮在哪里?!?/blockquote>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朝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右側)與美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左側)在朝鮮停戰協定及其附件和臨時補充協議上正式簽字。(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2日《南方周末》)

“歷史學家認為朝鮮戰爭更重要,因為美國的軍費開支是此前最高軍費開支的四倍,國民生產總值的6%到7%被用于與戰爭有關的開支。”——布魯斯·卡明斯

布魯斯·卡明斯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朝鮮戰爭(亦指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編者注)研究“修正學派”的代表人物。2017年6月,卡明斯所著《朝鮮戰爭》中譯本出版。它旨在提醒美國人,當時的歷史證據與朝鮮的現今印象大相徑庭,“這或許有助于美國人了解,為什么美國在朝鮮半島不可能得到軍事勝利”。

在書中,卡明斯把朝鮮戰爭的開端推到1931年到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之時。“日本人很快就面臨一支包括了游擊隊、秘密幫會和土匪的巨大雜牌軍的抵抗,其中朝鮮人為數眾多。”而另一些朝鮮人則跟日本人合作,追殺抵抗日本的同胞。在接下來的章節里,他回顧了美國的戰時新聞封鎖和大眾文化對朝鮮戰爭有意的忽視。

現在,“大多數美國人根本不了解朝鮮戰爭,他們甚至搞不清楚朝鮮在哪里。”卡明斯在書中表示。

兩邊都想把舊賬算清楚

南方周末:有人說這本書以朝鮮視角觀察朝鮮戰爭,你如何形成自己的朝鮮視角?

卡明斯:大概從1972年開始,持續10到15年時間,美國軍方開放了一批朝鮮戰爭檔案。1977年,又公布了一批被美軍俘獲的朝鮮檔案,裝在上千個檔案盒里,那是觀察1945年到1950年代朝鮮的一扇非常有用的窗戶。只有我一個人讀到了這兩種檔案。對于那場戰爭,我確實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但我沒有站在朝鮮視角上,我不采取任何一方的視角。朝鮮的敘事是美國攻擊朝鮮挑起戰端,戰爭純粹是美帝國主義帶來的。我很理解為什么有人把我的視角理解為“朝鮮視角”,但我大量研究是針對韓國的左翼反對者的。1940年代,這些人遭到李承晚政權和美國占領軍殘酷鎮壓。

南方周末:為什么只有你一個人讀到了那兩種檔案?

卡明斯:我是它們的第一個讀者。在那個時代,研究朝鮮戰爭的學者中只有我能讀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