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2020年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在11月1日舉辦的2017中國共享社交電商峰會上,浙商創投執行總裁、管理合伙人劉冬秋分析,消費領域呈現的“渠道電商化”和“營銷社交化”特點非常明顯
11月1日,浙商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7共享社交電商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提出以移動電商、社交電商和社區微電商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成為電商4.0時代的新熱點。
在11月1日舉辦的2017中國共享社交電商峰會上,浙商創投執行總裁、管理合伙人劉冬秋分析,消費領域呈現的“渠道電商化”和“營銷社交化”特點非常明顯
11月1日,浙商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7共享社交電商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提出以移動電商、社交電商和社區微電商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成為電商4.0時代的新熱點。
其中,社交電商備受關注。在去年底,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和發改委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正確倡導社交電商發展,鼓勵社交網絡發揮內容創意且用戶關系的優勢,建立連接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電子商務服務,刺激網絡消費實施增長。
根據《白皮書》,所謂社交電商是基于人際關系網絡,利用社交網站、社交媒介和網絡媒介等互聯網社交工具,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方式來輔助或促成商品的銷售和購買行為,并將關注、分享、討論、溝通和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于電子商務交易的過程。
在11月1日舉辦的2017中國共享社交電商峰會上,浙商創投執行總裁、管理合伙人劉冬秋分析,消費領域呈現的“渠道電商化”和“營銷社交化”特點非常明顯。
劉冬秋分析,營銷社交化的時間其實不長,“從Facebook開始,大家開始理解社交可能是一種人基本的需求,后來發現這種需求對于互聯網行業同樣具有顛覆性,因為除了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以外,它還提供了一個新的巨大的流量入口以及未來有可能會作為所謂人工智能的一個基礎性數據。”
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永昌分析,在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積極發展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等戰略和政策的指引下,社交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有望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一次不可獲缺的重要力量。
《白皮書》指出,2016年,社交電商規模已經達到1380萬戶,估計2020年我國社交電商商戶規模達2400萬戶,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未來五年行業有10倍以上拓展空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