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樓

責任編輯:吳悠

每每想起它,就覺得眼前灑下一片濃稠的月輝,氤氳繚繞,偶爾光波一閃,像月魄照亮了魚鱗,又似小樓妝臺上的銅鏡在反光,總之那處所在影綽綽、似真似幻,仿佛海市蜃樓,只要一陣風過,就會失其所在。其迷離莫測,正如其名——迷樓。

幽深古巷,似乎能從懸掛在閣樓檐下的點點繁燈,窺見江南過往的繁榮盛景。(資料圖/圖)

迷樓是稗官野史中的隋煬帝行宮,傳其故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郊的觀音寺鑒樓。相傳晚年的隋煬帝溺于女色,命有司根據項升進獻的宮圖在他酷愛的江都(今揚州)建造宮殿。唐朝·馮贄 在其所著的《南部煙花記·迷樓》中言道:

“迷樓,凡役夫數萬,經歲而成。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楯,互相連屬。帝大喜,顧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當自迷也。’故云。”

宋朝人賀鑄乃宋太祖賀皇后族孫,貌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其詞卻“雍容妙麗,極幽閑思怨之情”,兼具豪放、婉約二派之長。他在《憶仙姿·九之六》中寫道“半醉倚迷樓,聊送斜陽三弄。毫縱。豪縱。一覺揚州春夢”。

清人徐昂發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未第時常以文酒自豪,傾驚四座。他在《揚州》一詩中大發感嘆:“木鵝沉處錦帆斜,隋氏離宮接暮霞……裙繅禹穴千年繭,鏡擁迷樓萬朵花。”

描寫迷樓的詩還有不少,在此不一一贅述,總之,迷樓以其特殊的魅力魅惑了隋朝以降之人,奇怪的是,正史中卻沒有迷樓的記載。有學者指出,《資治通鑒》中說隋宮中有供美人居住的“百余房”,每日一房作主,隋煬帝夫婦輪流飲宴,這“百余房”極有可能就是迷樓。

廊腰縵回,憑欄而立,美景美人遙相呼應,高漲的玩樂興致涌上心頭。(資料圖/圖)

宋朝佚名所著筆記小說《迷樓記》中稱迷樓:“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楯,互相連屬,回環四合,曲屋自通。千門萬牖,上下金碧。金虬伏于棟下,玉獸蹲于戶傍。壁砌生光,瑣窗射日。工巧之極,自古無有也。&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