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的“江湖”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家委會亦不全然是一個守株待兔的“助教”,手伸長了,矛盾也就來了,亂“維權”、拼資源、內斗……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7年10月13日,廣東實驗中學全漢炎校長給初三年級家委會主席團成員頒發聘書。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
浦外附小等一系列爭議,讓家委會的定位再次成為全民焦點。在光怪陸離的輿論映射下,家委會被異化成了名利場,成為 “權貴俱樂部”“學校亂收費擋箭牌”……在各種質疑的打量中,家校關系變得既緊密又脆弱。南方周末記者通過訪談北、深、廣三地校長、班主任、家委會,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家校關系拼圖。
為了孩子,家委往往豁出去,“哪怕干些明知吃力不討好的事”,家委會承擔著協助校方工作、成為家長和學校溝通橋梁的重任,也有了一種成就感。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家委會亦不全然是一個守株待兔的“助教”,手伸長了,矛盾也就來了,亂“維權”、拼資源、內斗……
“昨天中午在學校外斑馬線附近,一個四十多歲的露陰癖男子,看到很多女學生走出校門,當眾拉開拉鏈,目前沒有攻擊性,但希望引起學校和家長重視關注。”2017年11月8日0時,廣東省實驗中學初三某班的家委會群里彈出這么一條警告。
9個小時后,班主任便告知家長,情況已被反映到校領導及保衛科,并已報警。下午,學生處告知所有年級家委,辦公室已和派出所溝通,第二天備案,商討下一步管控措施。
家長們松了一口氣。
分散在城市各個方向的家委會成員,只通過一個時常閃爍的微信群,便能掌握千百米外校園的情況。如今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愈發浮現出家長的身影。
“豁出去”只為孩子
就在兩年前,周剛和一些家長被廣東實驗中學推選為家委會成員時,他這才知道,學校里還有“家委會”,當他在家委會上自我介紹的時候,一時有點恍惚,覺得又回到了團委書記競選述職時的現場。
學校聘請他擔任家長督學并參加學校開放日。就在開放日后不久,學校年級家委會秘書長李華發現了問題:校園中的一處盲區——省實初中部餐廳小賣部,哪怕課間休息短暫,也總會引來飛奔而來的學生光顧。除碳酸飲料之外,辣條等零食,讓孩子們樂于掏出一把零花錢。
辣條生產來源不明,存在添加劑超標等問題,是李華最為擔憂的食品安全隱患。“……不少學生常常不吃正餐吃零食,會影響身體發育……建議小賣部只給學生售賣純凈水及純牛奶。”家委會起草了一份情況反映,直呈校領導。
比給家委會的反饋更快到來的,是小賣部空出的大片貨架,家長擔憂的商品全部下架。
“當初簽訂經營合同時,校方就特別注明禁售商品,如口香糖等;這次家委會發現的問題,是小賣部偷偷違規所致。”廣東實驗中學校長全漢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這件事讓周剛印象深刻,“學校很多活動,主動邀請家委會代表參加,為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提供了機會。”
五羊中學則把學生的肚子問題,全權交給家委會來裁決。
往日煙火繚繞的食堂不再傳出油煙味,從2017年開始,五羊中學撤銷食堂,由供應商統一配餐。“家委會有一票否決權,試吃、參觀供應商后當場舉手表決。”劉永剛校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權力不能只靠校方施予,為了孩子,家委往往豁出去,“哪怕干些明知吃力不討好的事”。
擺在竺日立面前的曾是個爛攤子。建在小區內部的某公立幼兒園,占地面積較小,孩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