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玄奘”徐梵澄受到魯迅什么影響?
如果說出關于徐梵澄的關鍵詞,至少有這些:魯迅、毛澤東、尼采、數門語言、33年、精神哲學等。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李玫琦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
如果說出關于徐梵澄的關鍵詞,至少有這些:魯迅、毛澤東、尼采、數門語言、33年、精神哲學等。
他1928年在復旦就與魯迅交往,受魯迅之命赴德學習,翻譯。一生接續先生的精神,在德國留學期間幫魯迅收集版畫,又受魯迅之命翻譯尼采著作,是中國翻譯尼采的第一個人。而毛澤東是他在長沙新式修業小學的地理老師。徐梵澄畢生翻譯并闡釋印度哲人室利·阿羅頻多(Sri Aurobindo)汗牛充棟的著作(徐譯的《神圣人生論》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徐梵澄從1946年到印度泰戈爾大學任教到1979年回國,共在印度33年。他在阿羅頻多靜修院近30年時間,有位“神圣母親”十分關心徐梵澄,專為其設華文研究部,給他提供一個單獨住宅用以作畫,在生活和譯著事業上給予極大支持。徐梵澄精通數門語言:中、德、法、英、梵文,寫、譯皆可……
前些年有臺灣和大陸朋友給我推薦徐梵澄,于是買了他的文集,厚厚一大摞。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