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比拼到最后,即是做人”雷佳:跨越多個舞臺的歌者

為了這一刻,她準備了近兩年。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李曾卓

 在博士系列演出最后一場“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民族民間歌曲專場音樂會”排練中,歌唱家雷佳(左)與作曲家兼音樂統籌趙麟(中)、指揮家夏小湯(右)一同討論把語言、聲腔與民歌的演唱方法融為一爐。

“新國風”的風格符合雷佳的演唱特點,雷佳與一批青年才俊聚在一起,改寫、重新編排民歌,不斷探索。

“我的使命,一直是在民歌和軍旅文化中交融著。”

2017年11月16日是一個普通的日子。

但對于歌唱家雷佳來說,這一天卻很特別。她的博士系列音樂會的最后一場,在這一天畫上句號。為了這一刻,她準備了近兩年。

在彩排現場,雷佳不時地停下演唱,和指揮、合唱、樂手們溝通交流;在幕后,為了每一個節奏、每一個音符的完美,她們不斷重復排練。

這場音樂會的主題,是雷佳的博士生導師、著名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彭麗媛教授擬定的,名為“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13年前,彭麗媛制作的一張專輯名字,正是《源媛流長》。

夢想照進現實

小時候,雷佳就有著對音樂的天然直覺,咿呀學語時,雷佳能和著媽媽喜歡的民歌小調,哼出旋律來。

上小學時,媽媽送了雷佳第一盤磁帶,其中第一首歌就是《誰不說俺家鄉好》。“我當時覺得民歌真好聽,從此就喜歡上了民歌。”

沒想到,這是與導師結緣的開始。

在經歷了中國音樂學院和原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學習之后,2013年,雷佳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正式師從彭麗媛教授和民族音樂學家趙塔里木教授。

兒時的偶像,成為指導自己歌唱藝術的導師,這是雷佳萬萬沒有想到的,可夢想的確照進了她的現實。

在博士畢業系列音樂會的彩排中,她的導師一有時間,就會親臨現場,對學生的演唱、表演都會做分析指點,對樂隊協調、謝幕的次序等細節都會過問。

對雷佳來說,跟著導師學習歌劇《木蘭》,讓她受益匪淺。

作為原總政歌舞團的一部經典歌劇,彭麗媛教授扮演的一代“木蘭”得到了國內外的盛贊?!度嗣袢請蟆吩鴪蟮?,為了讓雷佳演好這個角色,導師把她對這個人物的理解,把她在演唱上、形體上,還有精神上的很多細節都教給了雷佳。

“從導師的身上,我看到了她對藝術最真摯的愛。”雷佳回憶說。

《木蘭》的挑戰,在于這個角色的雙重性。性別在劇中不斷地轉換,一會兒女裝,一會兒男裝,從形態到音色,再到內心,都需要不斷調整。在舞臺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