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守鐘人:鐘樓內外的變與不變
1959年出生在老黃浦的魏云寺,是聽著海關大樓鐘聲長大的。他有一個引以為傲的身份——大鐘第四代守鐘人。
責任編輯:李楠 麥啟烜
不管站在哪個角度看到外灘的大鐘,魏云寺常常下意識地對一下表,看看大鐘走時有沒有偏差。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
2017年8月中旬,高溫炙烤下的上海讓不少離開了空調房活動的人感到渾身不適。在外灘,人們意外地發現那座上海標志性的建筑景觀——海關大樓的鐘樓——出現了走時不準的故障,仿佛在連續高溫日的煎熬之下中了暑。
1959年出生在老黃浦的魏云寺,是聽著海關大樓鐘聲長大的。他有一個引以為傲的身份——大鐘第四代守鐘人。在大鐘出現運行不穩定、時慢時停的情況之后,魏云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