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唱下去,唱不完的歌” 紀錄片《未央歌》內外的胡德夫
《董小姐》《南山南》《成都》等都市民謠近年流傳甚廣,但在胡德夫看來形式并不重要:“民謠有很多面向,不只是都市民謠,還應該有時代的重量,而傳播方式只是一種包裝?!?/blockquote>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胡德夫創作和演唱民謠近50年,他說能接觸很多年輕人,跟年輕人坐在一起說事情,聽他們的想法,是他“最大的收獲”。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
現在民歌更在于傳遞一種文化和對生活的思考,而不是推動一些具體的運動。 ——胡德夫
胡德夫還記得,1970年代的某一天,前輩李泰祥建議自己:“你現在學鋼琴來不及了,你就按照自己的拍子走,按自己的呼吸唱,別管人家前奏、間奏怎么走。”李泰祥說話時正坐在鋼琴邊,為作家三毛創作的歌詞《橄欖樹》寫曲子。胡德夫走進房間,是準備幫他削鉛筆。
2017年10月30日晚間,胡德夫的首部音樂紀錄片《未央歌》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滿頭白發的胡德夫坐在鋼琴前閉目彈唱《橄欖樹》,神情沉醉。胡德夫說李泰祥啟發了自己的唱歌方式。創作和演唱民謠歌曲將近50年,他最終也沒有認真學習彈鋼琴。
“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我所寫和所唱的歌,以及我經歷的時代。”胡德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歌不是只因為我才產生出來,為什么會有這些歌,時代影響過我,鮑勃·迪倫、李雙澤、李泰祥這些人也影響過我。”
《未央歌》共九集,每集以一首歌為引子,由胡德夫彈唱并講述歌曲的故事。除《橄欖樹》外,李叔同的《送別》,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及胡德夫自己創作的《太平洋的風》等名作都出現在片中。
紀錄片片名取自作家鹿橋的小說《未央歌》,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